1 / 5
文档名称:

反思山寨文化传播.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反思山寨文化传播.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7/2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反思山寨文化传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思山寨文化传播
孙姣姣 山寨文化辨析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它最初的流行始于电子产品领域,是指对名牌手机等的模仿,其外形、功能与名牌产品相似,但价格低廉,是一种盗取名牌产品知识产权的商业行为。而它从电子产品领域反思山寨文化传播
孙姣姣 山寨文化辨析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它最初的流行始于电子产品领域,是指对名牌手机等的模仿,其外形、功能与名牌产品相似,但价格低廉,是一种盗取名牌产品知识产权的商业行为。而它从电子产品领域嫁接至文化领域是从2008年8月份某电视台播出“山寨周杰伦”的广告开始,此后,山寨现象便蔓延整个网络,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电影、山寨百家讲坛等以文化之名风靡不息。从二者的分野可以看出,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其实是两个概念。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并没有把发生于制造业的克隆手机和数码产品等纳入山寨文化之中,他认为这些仿制工业品只是使用了“山寨”一词,属于修辞学上的不当借喻,不应该属于山寨文化,而是彻头彻尾的盗版品。由此,我们姑且把山寨产品看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暂时现象,是人们在无力购买价格昂贵的名牌产品时的暂时替代,是法律和知识产权意识缺位下的一种尴尬现象。而山寨文化则侧重于精神文化领域,是代表草根的文化潮流,以戏仿、讽刺、娱乐、平民化以及非营利性为特征,是解构文化威权,实现平民自己的狂欢的一种亚文化形态。

网络:实现议程设置权力的分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介对个人和社会影响巨大,它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也是重要的影响源,能为社会设置议题。这一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在对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介的宏观社会效果进行分析中,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但是这个假设有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媒介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传播权为这些人所垄断,单一的信息渠道使得公众必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才能了解一些无法亲历的重大事件。因此,与其说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重要功能,不如说是一种垄断的权力,将话语权牢牢控制在少数权势阶级和精英手中。
然而,随着“第二媒介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打破传统媒介议程设置权力垄断的格局,帮助公众获得了绕开传统大众媒体单独设置议程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草民”阶层才拥有了发声的渠道,而山寨文化的传播正是借助网络这股东风而扶摇直上。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不同,它是一种“弱控制”的传媒,一部分传播权力由少数人的手中分散到了广大网民手中,多元化的传播者、开放的传播渠道、复合式的传播形态都弱化了传媒为公众设置议程的效果。传统意义上被动接受大众传媒信息且身份单一的受众角色将不复存在,在交互性极强的网络中,网众将变成主动的信息接受者甚至传播者,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和影响源,个人的声音可传达到社会公众层面。以此为条件,山寨文化正是“草根”利用网络传播“弱控制”的特性,分化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的权力,为自己声音的表达寻找到了合适的渠道。

模仿:亚文化的寄生与反抗

从文化角度来看,一个社会除了其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