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钣金展开计算.pdf

格式:pdf   大小:1,0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钣金展开计算.pdf

上传人:小s 2022/7/28 文件大小:10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钣金展开计算.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钣金的折弯扣除计算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则公式可能如下所示:L = 2*(T + R) - A,注意:
L 不能为负值。
转换公式变量,在转换公式中可以使用下列变量:
L - 库的展开直长度。R - 折弯半径。T - 材料厚度。ANGLE - 折弯角度 (单位为度)。A - 在表数据部分包含
的弯曲余量值。
转换公式规则,在折弯表中输入转换公式时,请遵循以下规则:
仅在展开长度 L 不等于表值 A 时,才使用转换公式。
转换必须在第一列中以描述符 CONVERSION 开始。
如果公式很简单,则可将其写入与描述符同一行的第二列,如下所示:
CONVERSION L = 2*(T +R) - A如果公式比较复杂和/或包含某些逻辑语句,则 CONVERSION 描述符必须位于自己行的实际公式之前,并且公式
必须在其自己行的第一列,以描述符 END CONVERSION 结束。
t= 钣金扣除值=
t= 钣金扣除值=2
t= 钣金扣除值=
t= 钣金扣除值=
t= 钣金扣除值=4
t= 钣金扣除值=5
一公司他们的做法是查手册查折弯扣除,然后把这些数填写到 SolidWorks 折弯扣除表里。建模时用这张表,自
动算展开量。SolidWorks 的展开结果和他们之前用手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都是一个公式嘛)。
如下这例 A=B=100,展开后长 L=A+B-BD 板厚=半径=1mm
如图直边的长度= (A-板厚-折弯半径)=100-1-1=98 ,实际测量也是 98
那么展开后的板长至少应该大于 98+98=196 吧,那么折弯扣除必然<200-196=4。要看你的钣金厚度, 及折弯的
圆角半径。
你可以计算下,以 K 因子为例,这个是比较难实测的。因为钣金本身剪切后,有毛边存在,个差 是很正常的。
测量的时候,如果个差 ,就麻烦了。
记得在 60 年代的钣金手册中,有个表格,记录的是不同板厚、不同折弯角度下的 K 因子的实测值。但是,都是
需要修正的。

K 因子为中性层的位置,一般我们可以先取 就好。即钣金折弯前和折弯后,这个层的长度是不变的。
可以以这个粗略来进行下料,然后,折弯后,进行对比,看差多少,再进行修正 K 因子。“折弯扣除”。这种方
法,应用起来比较简单,即 A+B-BD 就好了。但是,这个有个局限性,就是在钣金折弯不是 90°的时候,就不是
很准确了。
一般情况下,折弯圆角=板厚。当然,特殊情况除外。一般情况下,1mm 厚度,BD= 左右。 ,BD=
左右。2mm,BD= 左右。
好多企业都是用经验值,如果要准确就得实测了。不管怎么得到的值,添加到折弯扣除表或折弯系数表或 K 因子
表中,以后用就方便了。
90 度折弯时,折弯扣除必须小于 2X(板厚+折弯半径)。不然无法展开。做钣金机柜最常用的就是褶边,叫做“180 回头弯”,我创建一个简单的褶边发现的问题和与人家经验值不相符
的情况。似乎与那个 180 角的弯角有关系,之所以 sw 展开褶边后的总体长度和人家的不一样,是因为实际情况
那个弯角是被“拍”扁的,这是他们的原话:shutup: 。这个拍扁后的“延展量”会与他们所谓的“折弯扣除 BD
经验值”息息相关!SW 现在能评估这种材料变形的延展量么?让我判断的话答案是不能。
“拍”扁后的扣除量, 你就扣 A+B-1/4 板厚就好。经验值,没什么理论。 一般情况不会差。 现在说的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