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doc

上传人:实用文库 2017/7/11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手册
主讲人——雷在柳
一、烫伤处理急救
19个月的小丽被抱到省儿童医院时,已经进入休克状态。医生检查后,发现小丽身上30%的部位都被热水烫伤,烫伤程度达到Ⅱ度。看到女儿的伤势这么重,小丽妈妈后悔不迭。原来,妈妈刚烧好的热水,准备洗衣服用。怕被小丽打翻,就将热水放在桌子上。没想到在妈妈出门取衣服的时候,小丽踮着脚,用手去够冒着热气的热水盆,慌张中将热水盆掀翻,滚烫的水全部浇在身上。
被热液烫伤的孩子在烧伤整形科比较常见,一般受伤害的孩子在4岁以下,其中刚学会走路的年龄是高危受害年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一切都很好奇,对危险也没有概念。热水、热饮料这些生活中离不开的热源都是烫伤孩子的源头。
造成孩子烫伤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监管不力。因此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对孩子的加强看护是必不可少的。平时家长要养成一些“安全”的****惯,让危险尽量远离孩子,例如:将盛装热水、热汤等热液的“危险”容器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给孩子洗澡、洗脚或是自己洗衣服时先放冷水,再加热水。
目击者救助:一旦发现孩子被烫伤,要立即脱离热源,马上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部位,使伤处温度降低,因为快速降温能减轻烫伤深度,还有止疼的作用。用冷水冲洗的同时要尽快将被热液打湿的衣物脱下,必要的时候可以将衣服剪开。受伤严重的要马上送医院治疗。
切忌:不要凭借经验为孩子搓揉烫伤部位,土法止疼,如搽盐、肥皂、酱油、牙膏等不仅会给治疗带来不便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
二、呼吸道异物急救意外事件:气管异物
湖州十一个月的芊芊被抱到省儿童医院急诊室时,面色苍白,呼吸非常困难,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除此之外,芊芊毫无知觉,甚至连断断续续的哭声也没有了。看到这种情况,急诊医生迅速为芊芊做了相应检查,得出了气管异物的结论。经过紧张的抢救,医生从芊芊气管取出了一粒花生米,离死神一步之遥的芊芊从鬼门关上拣回一条命。
气管异物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意外伤害事故,一般三岁以下的小孩子容易发病。花生、瓜子、等小孩子经常接触的坚果类食品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危险食品”。另外,小孩好奇心强,通常会把手里玩的东西塞进嘴里,如:枣核、图钉、钮扣、小口哨、小玻璃珠等放入口中,当孩子边吃边玩时,家长与其说话、引逗其哭笑或是做剧烈活动时,很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致使气管受到刺激,出现剧烈呛咳、喘鸣,甚至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马上把孩子送到医院。因为一粒瓜子或是一块果冻进入气管导致窒息而丧命的孩子每年都会有几例。而因为异物进入支气管,没及时取出来,很多孩子因此而感染致使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专家提醒:当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目击者救助措施:
1. 让孩子向左(右)侧位躺下,头向后仰。
2. 如果异物在喉部附近,可以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切忌:手指不要在咽喉部乱动,以免将异物推向更深处。
3. 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按向头部冲击的方向拍其背部4下,让孩子尽量咯出异物。切忌:不要在孩子直立时拍打其后背,这样可能把异物振到气管的更深处;
如果上述方法在30秒内未能奏效,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孩子送到医院,切不可拖延。在等救护车时,如果孩子呼吸停止,应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即使孩子咳出了异物恢复了正常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