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增强四个意识克服四个不足发言材料两份
【增强四个意识克服四个不足发言材料1】
官场“圈子文化”正潜入干部队伍,成为各种不良风气,如贪污腐败、耽于安乐、同流合污的温床,成为个别圈子、个别干部违纪违法,损害国家、人民利益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圈子文化”的腐蚀性与危害性,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反对圈子文化。
一是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圈子文化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团团伙伙、搞小圈子,结党营私,严重背离党的性质宗旨,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是污染政治生态的重要祸源,是滋生贪腐的温床土壤。防止圈子文化对自身的侵蚀,必须坚持政治站位,以政治担当、政治标准、政治勇气和智慧切实解决问题。要把整治圈子文化放到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高度来定位,坚定信念、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坚决同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削弱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现象作斗争;要把整治圈子文化作为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治本之策来推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夯实管党治党责任从政治上铲除“圈子文化”的滋生土壤,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把整治圈子文化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要害之举、关键之举来落实,撕开脸皮、动起真格、直起腰杆,把党员干部从形形色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营造干事创业强大气场。
二是切实增强组织意识。党内生活是以制度、规矩、纪律、准则、章程为标准的一系列言行,是党内的政治活动、政治安排和秩序。圈子文化将圈子利益凌驾于组织利益之上。常常见到在一些腐败案中,有的干部不惜破坏法纪为圈子成员谋取利益,却以牺牲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代价。圈子关系凌驾于组织纪律之上,有人说“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无疑说明圈子的存在已经挑战了常规的决策规程。要防止圈子文化对自身的侵蚀,一定要摆正组织和个人的关系,学会正确对待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人。每一个党员都必须认识到,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强弱,贡献大小,个人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的组织之中。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参加党内生活,认真接受党组织的监督。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思想上清除“圈子文化”的生成基础,认清圈子文化真面目,增强鉴别力、免疫力、抵抗力。
三是切实增强制度意识。圈子文化是法治中国的绊脚石。圈子文化以“关系”为纽带,通过圈内关系疏通权力,办事“不靠组织靠熟人”,不断消解党内制度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要破解这滋生腐败、损害与正义的圈子文化,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辅之以严格执行。也只有制度完善后,圈子不再能仗势欺人,也难以通过熟人关系牟取不当得利,圈子文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会自动瓦解。要弘扬党内民主,以民主机制来防范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让权力永远在制度框架下运作、在阳光下运行,培育“法治文化”,形成法治思维。要强化党内监督,切实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惩贪腐圈子,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监督上消除“圈子文化”的形成条件。要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牢固树立“实干、实绩、实在”的正确用人导向,铲除“圈子文化”形成的人文环境。
四是切实增强修养意识。圈子文化以人划线,拉帮结派,编织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