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防管理措施
一、建立防火巡查制度
工地设立消防管理人员,每日对工地重点防火部位进行巡查。
处室负责人为本处室防火责任人,每日对重点部位进行巡查。
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每日对防火安全情况检查一次。
保卫工作人员24 小时在校内巡视上述火源、热源若管理不善,与可燃物接触,就极易引发 火灾。
第三,消防条件差,不重视防火工作。建筑施工工地一般缺乏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器材,道 路条件差,障碍物多,一旦发生火灾,严重影响火灾扑救;建筑物本身的消防设施未建成,无防火 防烟分隔,火灾极易蔓延。另外,建筑施工周期短,变化大,单位大都存在临时观念,不重视消防 工作;工地人员流动大,作业分散,落实消防安全工作难度大。
防火措施:
、加强对火源、热源的管理
加强对明火的管理。保证明火与可燃易燃物堆场和仓库的防火间距在20米以上,以防飞火, 对残余火种应及时熄灭。
加强对电焊、电焊操作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操作时应将工作点周围的可燃物清 理干净,必要时应配备灭火器材,并派专人看守,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现场,防止阴燃着火。
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建筑工地电气设备虽多为临时性的,也必须由电工进行安装和修理,经 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严禁将电线敷设在可燃物上,检查中发现可能引起短路打火、 发热和绝缘损坏等情况,必须立即修理。
加强对生石灰等遇湿易燃物品的管理。生石灰是一种易被忽视的点火热源,它遇水会产生大 量的热,如散热不良,形成的高温足以使与其接触的可燃物炭化、燃烧,因此生石灰附近不可堆放 可燃物。
施工现场应严禁吸烟。
二、合理规划施工现场
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防止火势蔓延;
加强现场道路管理,保证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辆有足够的消防通道通行;
易燃、可燃物品仓库应单独设置,远离火源和人员住宿区;
临时工棚应单独设置,并配备消防设备和器材,有条件的应设消防水池。
消防措施
一、建筑工地易引发火灾的原因
1、建筑工地人员混杂,流动性强,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建筑工地的人员来自农村,年 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缺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差,不懂国家法 律法规,技术单一,顾此失彼现象严重,这都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
2、电气线路过负荷、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可燃、易燃材料起火。主要是施工人员随意乱 拉临时用电线路,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电气线路线径与用电负荷不匹配,用铜丝、铁丝代 替保险丝,电线接头处理不当而引发火灾。
3、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建筑工地做饭、冬季取暖、进行电气焊切割、防水烤沥青、明火焰 大量存在,加之图方便,临时乱接乱拉电气线路在建筑工地司空见惯,由此产生的线路短路、超负 荷现象一旦遇到合适环境就会形成火灾。
4、电焊违章操作。在建筑工地,许多地方都需要电焊作业,由于大多数电工没有专门培训, 有的虽然经过培训,但施工中缺乏严格管理,违章作业现象相当普遍,加之建筑工地平面管理混乱, 各种可燃物品满地都是,这些可燃物品遇到灼热电焊熔渣即易引起火灾。
5、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包括食堂做饭时,炉火从烟囱飞出落在可燃棚罩上引发火灾;做 饭后炉火未处理好引发火灾;炉火烟囱长期烘烤可燃材料发生火灾。冬季工棚采暖,火炉铁皮烟囱 烤燃附近可燃材料发生火灾。
6、照明用电混乱。施工现场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