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春望古诗阅读答案
做阅读理解题时,建议先浏览一下问题,看看这篇文章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浏览文章,可以加快解题的时间,有目的性的阅读,而不是盲目的阅读,不然读完整篇文章也没有抓住重点。下面是我整理的春望古诗阅读答案,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10、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12、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①C ②D ③C ④ C
2、情;物;悲切;对偶、拟人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望;忧国伤时,思亲悲己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 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7、感时忧国、思家念亲
8、安史之乱
9、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10、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11、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
12、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阅读理解常见考点
1说明方法
,举出经典事例来进行说明。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形象。文章中多出现: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中国石拱桥》中举赵州桥、卢沟桥的例子来说明石拱桥的特点。
,用准确的数据来突出事物特征。文中多出现数词,确数或约数。《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零一多处。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或相关事物来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事物特点。文章中多出现“也”、“较”、“相对于”等字词。《苏州园林》中将苏州园林和北京的园林进行比较说明。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文中多出现“像”“仿佛”等字词。如《看云识天气》中把云的形态比作成羽毛、王群、鱼鳞等。
,运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点。是一个科学、完整的判断句。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对事物或事理某些性质或特点作分析说明。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大拱肩上的两个小拱时,诠释了这样设计的作用。
,引用有关资料作为说明的依据或内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如名人名言、诗句、俗语民谣、谚语等。注:部分考生易将列数字写成“例数字”,将举例子写成“举列子”。错字轻则将说明方法的1分扣掉,重则整道题3分都没有了。2说明顺序
,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述事物发展过程。如从早到晚,从春天到冬天,从古到今等;,即按照事物空间位置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