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曾国藩传读后感600字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为了大家学习方便,我特地准备了曾国藩传读后感600字,欢迎借鉴学习!
曾国藩传读后感600字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
一位日本老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这样。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的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地,可恐怕会遗漏路旁,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漫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的把珍宝捧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推测,可以纵观路上的所有难关险阻,至少也是有这种预感的,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的进取的勇气。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卓越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也似乎可以做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心。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为人之师却难成大家难为大师。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难得糊涂。我觉得难得糊涂的境界就是一种呆子的处世哲学。
人生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好坏来区分的。当遇到不能改变或者对自己无害而有损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糊涂,扮呆子确实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的。所谓的呆子哲学的精髓就是能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时候,往往它却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结果。
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把自己的利益看的空前的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了就是浅视地表现了,糊涂一次也许更好。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曾国藩传读后感600字4
寒假里,我读了《曾国藩传》虽然没读完,但其中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曾国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和一代大儒。大家想,这样一位名人,肯定是聪明绝顶吧!那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在公元182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一般人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只有小偷在这时“工作”。有一个小偷早早地趴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待最佳时机。这户人家里的一个孩子正在背书,小偷想,等他背完了我再下去“工作”吧。这孩子背的文章并不长,按理说一会儿就背完了,可这孩子背了一晚上还没有背过。小偷在房顶上又冷又饿,眼看着再不走天就亮了,冻了一晚上什么也没偷着,他气得不得了,“蹭”的一下就从房顶上蹦了下来。小偷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书,“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说:“不就是一篇文章嘛!有什么难的。”小偷一下就背了出来,原来,小偷趴在房顶上一晚上,听都听会了!这个笨孩子是谁呢?原来他就是曾国藩。
那么,曾经小时候那么笨的孩子后来怎么就成为那么有才能的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