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国社会经济中个人信用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社会经济中个人信用研究.doc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社会经济中个人信用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目:中国社会经济中个人信用研究
姓名
系名
专业
日期
2011年 04月 22日
摘要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贷款和贷款多少的制度。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中个人信用缺失现象十分普遍,合同违约、商业诈骗、三角债和银行不良债权反复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罪连年增加、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本文将对我国社会经济中个人信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个人信用,经济
我国社会经济中个人信用制度的现状
个人信用制度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我国是高储蓄率的国家,具有巨大的个人信用资源,但我国直到1997年银行中长期消费信贷才开始在住房、耐用消费品方面开展。在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已经有150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个人信贷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
在2005年9月份,麦肯锡在《2005年中国信用卡市场调研报告》中指出,作为零售信贷市场增长最快的产品,从2003年至2005年信用卡从300万张增长到1200万张。这个数据一方面显示出中国信用产品的高速发展和信贷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凸显出今年来信贷市场的盲目扩张和粗放式的经营模式。
在个人的经济生活中信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仅可以抵御经济生活中的突发事件,还可以做为投资的部分可利用资源。从2000年7月上海率先建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后大连市、广州市在当年10月下旬也在本地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这标志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由试点开始步入推广阶段。在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发展迅猛,眼下我国正在大力提倡信用消费,各大银行也相继推出了个人信用业务,各种各样的个人信用服务接踵而至。据测算如果消费信贷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重提升到5%~~8%,即可增加约2000亿元的消费信贷,就可以带动全国GDP增长两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形势对发展消费信贷十分有利。
我国社会经济中个人信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在近十年来蓬勃发展,但是收效并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个人信用制度相关资料的不健全
众所周知信用活动主要表现为一种借贷资金的价值运动形式,因此得到或者提供信用方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借款人的品质、偿还能力和担保品。与此相应,个人信用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由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个人社会档案、账户和收入来源及个人可支配的用于抵押的资产所组成。但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人可提供的信用资料为:身份证和户籍证明,所在单位人事档案,个人存单凭证和实物资产。可以看到前两项根本不具备经济担保性质,只有第三项和经济相关。但是这些数字也仅仅可以证明提供信用人的资产数额,对于其总资产的计算起不到关键作用。现今国内没有对个人或家庭现金的收入、支出和负债总资产等相关的系统报表,这就导致整个市场缺乏个人资产的评估基础数据和资料,使个人信用评估无从下手。
缺乏个人信用评估记录和评估机构
个人信用没有记录就没办法判别信用的好坏。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个人信
评估普遍缺乏。就现在而言尚无专业的公司对个人信用记录进行收集查询做出相应统计,即使是各金融机构、商业企业这些发生信贷关系较多的部门对个人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