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级公路建造师案例分析
案例 1
[ 背景材料 ]
某新建二级公路土方路基填筑工程施工, 承包商采取的措施如下: 填土路堤的施工方法
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要求每层填料布料均匀,每种填料的厚度不小于40cm ;不同土质混
合填筑路堤、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底基层采用干法施工,其工艺流程是: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运输与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洒水-终压。路面施工完成后,该工程
的施工单位对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对填隙碎石底基层检验实测
了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实测了平整度、中线
平面偏位、抗滑构造深度等,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每200m测1处,中线平面偏
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2点,抗滑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
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 问题 ]
1、填隙碎石干法施工的工艺流程是否完善?假设不完善,请写出完善的流程。
2、该施工单位对填隙碎石的实测工程是否全面?为什么?
3、指出施工单位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存在什么问题?
[ 参考答案 ]
1、不完善。完善的流程是: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运输与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 料-振动压实-再次撒布填隙料-振动压实-局部补撒填隙料及扫匀-洒水-终压。
2、不全面。还应实测压实度、弯沉值。
3、①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 100m计算标准偏差C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4点。
案例 5
[ 背景材料 ]
某高速公路全长88km ,双向6 车道,路幅宽 ,设计车速100km/h ,路面基层为
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 设备条件, 施工单位采用
了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其施工工艺有:①施工放样;②准备下承层;③备料、
摊铺土;④整平和轻压;⑤洒水闷料;⑥拌合、干拌;⑦摆放和摊铺水泥;⑧整形;⑨加水
并湿拌;⑩碾压;(11)接缝和调头处得处理;⑫养生。施工工艺流程按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⑩⑫的顺序进行。由于路面较宽,在摊铺时,分两幅摊铺,中间设
一条纵缝,纵缝采用 45 °斜接。碾压时, 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
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直线和平曲线段, 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 设超高的
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
[ 问题 ]
1、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将其改正。
2、施工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参考答案 ]
1、不正确。应该是按②f①f③f⑤f④⑦f⑥⑨f⑧—⑩—(11)—⑫的顺序进行施工。
2、纵缝严禁斜接,纵缝必须垂直相接。超高的平曲线段的碾压不对,应该由内侧路肩向外
侧路肩碾压。
案例 6
[ 背景材料 ]
某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20km/h ,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砼结构。施工企业为公路交通大
型企业专业施工队伍, 设施精良。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防治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摊
铺时发生离析、 沥青砼路面压实度不够、 平整度及接缝明显, 施工单位在施工准备、沥青混
合料的拌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接缝的处理等方
面做了如下工作:
①选用经试验合格的石料进行备料, 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清扫, 并在开工前进行实验段铺
筑;
②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站设置试验层, 对沥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及时进行检验, 拌和中严格
控制集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③根据拌和站的产量,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质量;
④设置两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梯进式施工,
严格控制相邻两机的间距,以保证接缝的相关要求;
⑤压路机采用二台双轮双震压路机及2 台 16T 胶轮压路机组成, 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
压重叠宽度。
⑥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后摊铺部份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并对接
缝作了严格控制。
[ 问题 ]
1、施工准备中,控制石料除了规格和试验外,堆放应注意哪几点?
2、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假设出厂的混合料出现白花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和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4、混合料的运输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为什么应对摊铺温度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
6、沥青砼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除了应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重叠宽度外,还应注意
哪些问题?
7、请简述横接缝的处理方法。
[ 参考答案 ]
1、石料应分类堆放;石料堆放场地最好作硬化处理;石料堆放场地四周做好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