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凉血化瘀法治疗百日咳.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凉血化瘀法治疗百日咳.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7/13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凉血化瘀法治疗百日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凉血化瘀法治疗百日咳
【摘要】[目的]探讨凉血化瘀法治疗百日咳的临床疗效。[方法]百日咳患儿10例,用自拟丹七双紫麻石汤治疗。[结果]治愈7例,占70%;有效3例,占30%;总有效率100%。[结论]凉血化瘀法对小儿百日咳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值得应用。
【关键词】百日咳;凉血化瘀;丹七双紫麻石汤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method cooling blood to remove stasis on chincough.[Method] 10 cases in all ade Danqi Shuangzi Mashi Decoction.[Result] 7 ethod cooling blood to remove stasis has good cure effect on children chincough,ove stasis;Danqi Shuangzi Mashi Decoction

百日咳中医称“顿咳”、“鹭鸶咳”,是由于时行邪毒侵肺,夹痰交阻,导致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所致。临床上以咳声连连,呕吐痰涎,涕泪交加,眼脸浮肿,面红,目赤,鼻衄,阵咳末出现高音调鸡鸣样吼声为特征,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笔者根据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理论,自拟丹七双紫麻石汤治疗百日咳,获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1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儿,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5岁,病程最短14d,最长63d。所有病人均有典型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不同程度面红、目赤、白晴出血、鼻衄及鸡鸣样吼声。
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1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增高,鼻咽(试纸)培养有百日咳杆菌生长。均伴有典型痉咳期表现以及百日咳接触史。
治疗方法采用自拟丹七双紫麻石汤:丹皮3g,三七1g,紫珠3g,紫草3g,麻黄3g,杏仁3g,地龙3g,僵蚕4g,石膏5g,生甘草1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随症加减,痉咳频作者,加蜈蚣、全蝎;呕吐频繁者,加代赭石、半夏;咳血衄血甚者,加白茅根、仙鹤草;面目浮肿者,加车前子、滑石、薏苡仁。
2 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有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伴随症状减轻;无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伴随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治疗结果本组共10例,治愈7例,占70%;有效3例,占30%;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岁,2003年3月初诊,其母代诉20d前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在村卫生室配小儿感冒冲剂,退热冲剂及肌注先锋铋素,6d后咳嗽加重,体温增高至39℃。急送某医院治疗,当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0×109/L,淋巴细胞达70%,X线示:肺纹理增强,边缘模糊,两肺中下野见斑片状阴影及肺气肿表现。经输液治疗5d后,体温降至正常,白细胞、淋巴细胞亦明显下降。但咳嗽加重,并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喘伴有鸡鸣样吼声,1d反复发作10多次,在此过程中,出现多次鼻衄,色鲜量多。刻诊:患儿咳喘阵发,呈痉挛状,面色红,白晴布满血丝,鼻涕中时常带有血块,色泽鲜红,阵咳末现高音调鸡鸣样吼声,涕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