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刘邦与项羽:得人心者得天下.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刘邦与项羽:得人心者得天下.doc

上传人:十二官 2022/8/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刘邦与项羽:得人心者得天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刘邦与项羽:得人心者得天下
关于“人心”这个话题,先讲一则寓言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有一次宴请群臣,大家喝酒喝到天黑,每个人都有些醉了。这时不知什么缘故,蜡烛突然熄灭,大殿上一片漆黑。黑暗之中,有人开始不守规矩,竟然去扯一位王刘邦与项羽:得人心者得天下
关于“人心”这个话题,先讲一则寓言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有一次宴请群臣,大家喝酒喝到天黑,每个人都有些醉了。这时不知什么缘故,蜡烛突然熄灭,大殿上一片漆黑。黑暗之中,有人开始不守规矩,竟然去扯一位王妃的衣服,但没想到的是,反而被这位王妃把帽缨扯断了。王妃向楚庄王告状,请求赶快点起蜡烛,把那个帽缨断了的人找出来。但楚庄王了解情况后,非但没有听从王妃的建议,反而下令说:“今日大家一起喝酒,谁的帽缨没有断,就说明喝得没尽兴。”于是大臣们纷纷把帽缨扯断,然后点起蜡烛来继续喝酒。当晚,君臣尽兴而散。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三年后,晋、楚两国交战。在战场上,楚庄王发现有个人十分勇敢,接连五次战斗都冲锋在前,并首先取得胜利。楚庄王感到不解,问这个人:“我好像并没有特别优待过你,你为什么如此奋不顾身呢?”这个人回答说:“我就是宴会上那个帽缨断了的人。当初大王没有治我的罪,所以我要报答大王的恩德。”
由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楚庄王的两个特点:一个是为人器量宽宏,一个是善于收揽人心。戏弄王妃的罪名大不大?按说是比较大的,但是并没有大到很严重的程度,而且还是在醉酒的情境下发生的,那么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就完全可以灵活些。楚庄王若是心胸狭窄,可能就直接点火查人,然后严加惩办,整件事情估计也到此为止,不会有后面晋、楚战场上的故事;但楚庄王的心胸却宽大得多,他觉得这件事并不严重,而为一件不严重的事惩治一个人也就很没有必要,所以用群臣全都扯断帽缨的办法,不动声色地把事情遮掩过去了。这对于楚庄王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对于那位醉酒失礼的人来说却是大事。楚庄王的处置措施,挽救了这个人的名誉、生命,这个人感恩戴德,自然也就甘于为其所用。从这件事情的结果来看,可以说楚庄王很善于收揽人心。
善于收揽人心的人,往往也需要有较为宽广的心胸。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心胸狭窄,往往也正是他自私的体现,一个自私的人,又如何能做到为别人考虑,进而得到别人的信任以及拥护呢?所以说,要想收获人心,需要心胸宽广。哪怕心胸宽广并不是你的本性,也一定要表现出来。
楚庄王绝缨救人的故事,主要讲的是私人之间的恩义关系,某一两个人的人心向背,所能产生的影响总体来说不大。但如果把这种关系放到更为宏大的时空里去看,则天下人的人心向背,足以影响到一个王朝的兴衰。当初汉高祖刘邦就把这种关系处理得很好,并最終在秦末战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天下。
秦始皇平灭六国,建立秦朝,因为施政暴虐,法令严苛,招致民怨沸腾。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就在这年七月,陈胜、吴广等人起兵反秦,随后各地豪杰纷纷响应。刘邦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反抗暴秦的队伍。陈胜、吴广死后,各地义军在楚怀王熊心的名义下继续抗秦。后来怀王分兵两路,一路由项羽率军北上,救援被秦军包围的赵国;一路则由刘邦率领,西进灭秦。
楚怀王之所以派刘邦西征,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考虑到他为人宽厚,不像项羽一样残忍嗜杀。秦地百姓在秦朝暴政的统治下,同样也是怨望颇深,义军只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