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最新】仙降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173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仙降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sunny 2022/8/1 文件大小:1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仙降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仙降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方案
仙降镇中心小学教导处工作方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以学校工作方案为指导, 以创立温州市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为契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倡导和组织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研读教育专著1本,并及时写好所学、所思、所悟。记5000字以上的笔记或心得〔骨干教师不少于7000字〕。
〔2〕备课组活动。
段内教师至少要开放1节互听互评课,全组教师都应该自觉参与。并要求教师主讲一次说课或案例交流活动;主评一节同组老师的开放课;听课10节以上〔中心校的语、数教研组长听课节数不低于20节,教导不低于25节,各村小教导不低于14节〕。
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析,集体备课等活动,所有活动备课组长必须及时作好记录,平时教学检查同时抽检,活动材料及记录期末交由教导处检查、存档。为方便考核工作,执教老师务必在上课前一周或周一前上交“互听互评报告单〞到教导处。
〔3〕教研组活动
教研组活动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活动在内容上要形成专题化、系列化,在形式上要推行全员参与制。活动要做到有方案,有中心议题,有记录,有中心发言人,期终有总结。听完本校老师的课,必须在教研组活动中组织评课。外出学习听课,回校后要积极与本组教师展开交流。
〔4〕联片教研活动
为加强交流与合作,本学期由教导处牵头,将开展4次联片教研活动。这四次活动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等四门学科,分别在江溪小学、仙降三小、仙降二小和仙降镇小举行,并且在活动内容上将形成专题化、系列化。
2、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为了能给老师创造更多的听课与上课时机,我校将承办1次市级研讨课〔小学数学〕,承办2次飞云学区级研讨课〔五年级科学;07语文新教师交流课〕。
3、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重点。本学期,我校在瑞安市立项的4项课题将分别结题。以此为契机,希望有更多的老师也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人人争做研究型教师。
〔三〕继续实施教师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要充分利用开展教师素质年活动和领雁工程培训为契机,大力倡导学习之风,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师德教育  
师德建设是学校校本培训的首要内容。通过组织广阔教师认真学在2023年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增强教师的依法执教意识、育人为本意识、教学效劳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努力塑造师德标兵,激发广阔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人格品质。
2、以学科、教研组活动为载体,改革课堂教学。
〔1〕深化理论培训,进一步提升新课程理念。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新课程理论的培训工作,结合学科培训,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学科新理念的认识。本学期我们针对温州市四项标准达标的有关要求,对教师进行作业布置与批改及质量测评等方面的学习与培训,以求进一步提升其理念。
〔2〕利用教研活动,促进课改实践
各教研组利用两周一次的学科教研活动,进一步活化学习形式,精心挑选与学科相关的理论文章,或经验总结,组织教师在学科组内交流、分析、讨论现代教育理论和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从而探索和寻找两者的最优结合点,并通过人人试教、集体备课、说课等形式使教师能将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及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做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和学科带头人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我们学校现在有一批追求上进、开展潜力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教师,还有一批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引导他们不断总结自身的工作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已经全面展开,学校要为其争取参加领雁工程培训的时机,同时也要为其争取各类业务比赛、开展研讨课活动的时机,让他们在磨练中提高教学水平。除此之外,要求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建立个人教育博客,其他教师其他教师鼓励创立。
4、完善教师专业档案袋的建设
教师专业档案袋收集教师专业学习的成就和进步的材料,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成长历程,是教师师德、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继续教育等全方位的记录和展示。建立教师专业档案袋制度,让教师收集材料、展示成就、体验成功的同时,逐步明确自己的开展潜能和努力方向,并及时对经验进行梳理和挖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向更高层次开展。
教师专业档案袋收集的内容包括:
〔1〕个人根本信息:所学专业、最高学历、教师资格类型、专业技术资格级别及相应聘书、教育教学岗位或管理岗位、从教年限、工作经历等。
〔2〕个人成长信息:
a、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