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李鸿章读后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鸿章读后感.docx

上传人:cjl201702 2022/8/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鸿章读后感.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鸿章读后感
李鸿章读后感(一)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 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 使读者在了 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 了解。
作者一开李鸿章读后感
李鸿章读后感(一)
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 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 使读者在了 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 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 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 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 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 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 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 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 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 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 "义和团"战斗 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 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 "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 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
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 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 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
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 "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 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 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
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
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 -迫无奈之举,要知道" 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 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 被派去治水,到了 "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 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 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 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 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 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 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 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 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却安于现状不愿改变现状,这实在 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 实现心中的抱负。
但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终究是好事, 为了国家的强 大而拼搏也是让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样我还是敬重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