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诗词名言警语
30、春光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
3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无
原《离骚》)
名氏《争仞。
(《文赋》)
(王安石《登飞来峰》)
3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
2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
34、劳于念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壁赋》)
35、念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6、不愧于天,不畏于人。
(《诗经》)
23、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3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诚子书》)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8、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蜀志)
39、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刘禹锡)
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4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画旨》)
26、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4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
27、宁死不屈,不为瓦全。(北齐书)
4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
2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资治通鉴)
选》)
29、士别三日,须刮目相待。
(三国志)
43、只需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古语)
30、运筹决胜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
4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
记)
行》)
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史记)
4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古语)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
4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史记)
47
、烈士晚年,壮心不已。
(曹操)
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4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
3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戴礼记》)
36、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
49、—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
丕)
(《南阳萧绎》)
37、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陆
5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机)
(《三国志》)
3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
51、忠言逆耳利于病,忠言刺骨利于行。
3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陆
(《孔子家语》)
机)
5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42、水可载舟,亦能够覆舟。
(魏征)
中国古代其他时代名言
4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韩愈)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
4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
2、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
(唐书)
4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诸葛亮)
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路史)
4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4、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书罪无穷。(旧唐书)
47、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王勃)
5、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
6、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随。(韩愈)
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49、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
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志)
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李
9、迅雷不及掩耳。(晋书)
世民)
10、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魏书)
5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1
、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欧阳修)
12、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刘濞)
51、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
(欧
1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前汉书)
阳修)
14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
;盛名之下,其
52、政通人和,百废待兴。
(范仲淹)
实难副。(后汉书)
53、人之所能,不能兼备,弃其所短,取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东
其所长。
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