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部分:调查摘要…………………………………………………..2
第二部分:引言………………………………………………….2
一、调查背景……………………………………………………..2
二、调查目的……………………………………………………..2
三、调查内容……………………………………………………..2
第三部分:主报告………………………………………………….3
一、调查对象…………………………………………………….3
二、调查方法……………………………………………………..3
三、分析方法……………………………………………………..3
四、样本设计……………………………………………………..3
五、调查结果……………………………………………………..3
六、调查结果分析………………………………………………..3
(一) 大学生对现在的大学生活的满意度………………………….3
(二)大学生心理状况及道德价值观和金钱观……………………..5
(三)大学生对相关校园现象的态度……………………………….8
(四)大学生对相关社会现象的态度……………………………….9
第四部分:对调查结果的思考……………………………………….10
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现状的原因……………………10
二、展望和对策………………………………………………….11
第一部分:调查摘要
为真实把握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2008年3月,,回收有效问卷309份,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本科三个年级的学生及营销专生本学生(大三)。虽然300余份问卷代表性还差强人意,但它毕竟反映了今天大学生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实际情况。
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状况”,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价值观念趋于功利化,价值主体倾向自我化,价值目标短期化,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且当代大学生向往在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个性张扬和风格独立的生活,但也有少部分人表现出安于现状、追求享乐的趋势,我们建议创新形式激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和世界观做指导。在新世纪和新形势下,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价值观念进行系统指导,引导其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价值观。
第二部分:引言
一、调查背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持续展开,以及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己经并仍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同时说明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乃至文化心理都有很大的变化。不必讳言,这些变化有积极的健康的,也有消极的不健康的。为了准确而全面地了解、掌握了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数据),还需要我们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认真地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富有成效地做好我们航院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调查目的: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高智力群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包括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高等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更是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三、调查内容:道德价值观、集体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人际价值观、婚恋价值观
第三部分:主报告
一、调查对象:05级、06级、07级在校本科生
二、调查方法: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获取所要调查的信息
三、分析方法:(1)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理论的分析。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计算平均数、方差、标准差进行比较)相结合
四、样本设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其中大学生的性别抽样分布为:男性占46%,女性占54%;年级的抽样分布为:%,%,%;地区的抽样分布为:%,%,%。
五、调查结果:(1)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
(2)价值观念趋于功利化,重物质利益轻理想
(3)人际价值观较差及自制能力较差
(4)部分学生价值主体倾向自我化,重个人利益轻集体,责任意识不强
(5)价值目标短期化,重知识才能轻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