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11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ppt

格式:ppt   大小:3,481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1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8/2 文件大小:3.4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1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1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
_I Can Dream About 
太阳光光谱描述
紫外线波长范围是处于100-400nm之间
可见光波长范围是处于380-770 nm之间
红外线波长范围是处于700-2400nm之间
11太阳光谱及隔热膜常识介绍
_I Can Dream About 
太阳光光谱描述
紫外线波长范围是处于100-400nm之间
可见光波长范围是处于380-770 nm之间
红外线波长范围是处于700-2400nm之间
紫外线波段
导致地毯、窗帘、织物及家具油漆褪色
使皮肤颜色加深
过度的紫外线暴晒会导致皮肤癌
可见光波段
是人类肉眼可以看见的唯一光谱
可见光波段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红外线
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阳光中“不可见”热量
太阳光辐射的主要影响
辐射
影响车辆热量(车温升高)的主要方式
热能被汽车内室件吸收,车辆成为即时热发射体
对流
传导
因为温度的差异,热量随着空气的流动而传递
例如,汽车仪表盘可以通过热空气的流动而散热
因为车辆内外的温差,热量直接通过车身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室外气温 34oC
车内温度 23oC
3 种热传递方式
太阳能的反射、透射和吸收
当太阳能经过玻璃时,它将
反射
太阳辐射阻隔在室外
吸收
太阳辐射被表面层吸收
透射
太阳辐射传递进室内
吸收的太阳能
太阳能
反射的太阳能
透射的太阳能
外侧
内侧
流向外侧的热量 (73%)
流 向内侧的热量(27%)
透射+反射+吸收=100%总太阳能辐射
了解电磁波谱 复****br/>你知道吗? 1. 太阳光谱中三种波段的光波分别是什么? 2. 它们的太阳能量分配比例各是多少%? 紫外线 = % 红外线 = % 可见光= % 3. 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各是多少? 紫外线 = ___ 至 ___ 纳米 红外线 = ___ 至 ___ 纳米 可见光 = ___ 至 ___ 纳米
了解电磁波谱 复****br/>你知道吗? 4. 会导致物品褪色的是哪个波段? 5. 肉眼可以看见的是哪个波段? 6. 让人感觉到“热”的是哪个波段? 7.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各是什么? 8. 当太阳能经过玻璃时,将会怎样?
(二)隔热膜常用术语
常用术语
可见光透过率 (VLT)
也被一些窗膜厂商称作眩光减少率
入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直接透过贴膜玻璃的百分比
可见光反射率 (VLR)
入射太阳光中的可见光被贴膜玻璃反射的百分比
紫外线阻隔率(UVR)
入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贴膜玻璃阻隔的百分比
常用术语
总太阳能透过率 (TST)
入射的太阳能直接透过贴膜玻璃的百分比
总太阳能反射率 (TSR)
入射的太阳能被贴膜玻璃反射的百分比
总太阳能吸收率 (TSA)
入射的太阳能被贴膜玻璃吸收的百分比
总太阳能阻隔率 (TSER)
总入射到玻璃窗外表面的太阳能与因贴膜玻璃窗系统阻隔而不能进入室内的太阳能的百分比
太阳能总阻隔率 = 总反射率 + 73% 总吸收率
遮蔽系数 (SC)
是一个比值。它等于在相同条件下,透过贴膜玻璃的太阳能量除于未贴膜时透过清晰玻璃的能量
数值越低,说明玻璃窗膜系统的遮蔽效果越好
太阳能量吸收系数 (SHGC)
测试某种产品阻隔太阳能的多少程度
SHGC 是太阳能透过窗户入射辐射的百分比 ,这些透过的太阳能包括直接透过的太阳能和先吸收然后又释放到室内的太阳能.
取值范围是0-1
数值越低,说明透过的太阳能越少
最近几年开始流行使用
U值
测量室内室外温差所导致热量传递的多少
专门用来描绘太阳能透过某种物体时产生的热量消耗–表示窗户传递热量的能力。U值低,说明玻璃传热能力差。 或:U值(K值)是玻璃组件的传热系数。ASHRAE标准条件下,由于玻璃热传递和室内外的温差,所形成的空气到空气的传热量。 其英制单位为:英热量单位每小时每平方英尺每华氏温度。U值越低,通过玻璃的传热量也越低。
常用术语
R值/要素
测度方法类似于专业工程师和绝缘产业测量U值的方法
衡量一个物体的绝热程度
R值越高,热量传递则越少
可描述为U值的倒数
反射率
衡量表面吸收或者反射远红外线辐射的能力
在纬度高的地方很有用,可用于吸收太阳能量或反射室内热源所散发出的远红外线辐射
数值越低,说明吸收越差反射越好
常用术语
(三)窗膜技术了解
窗膜简史
1950
液体着色
1960
染色膜
1970
金属膜
1980
磁控溅射膜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