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古诗-诗韵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891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诗韵课件.ppt

上传人:xiang1982071 2022/8/2 文件大小:5.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诗韵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韵
千古诗篇,韵味无穷
1
前言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泱泱大国。
成千上百的文人墨客都喜爱用这种短小精致,声韵华美的文学形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远大的志向,或忧国忧民、或闲情逸致、或悲欢离合、或儿女情长…….印象。后二句写重寻不遇,令人感慨万端,怅惘无尽。此诗通首用“去年”和“今日”映照相比,用两个“人面桃花”重复,形成前后呼应,循环往复之妙,不仅表达了浓烈感情,而且形象鲜明,深挚感人。
10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鉴赏]这首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三句是诗的主体,后四句是和声,起到渲染和烘托的作用。前三句描绘江南采莲风光,突出表现采莲人的欢喜。后四句铺排,对采莲人及其劳动场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从而突现全诗热情赞美劳动者和采莲劳动的内容。此诗的单纯、稚拙和独创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1
咏柳 贺知章
[鉴赏]此诗用鲜明的色彩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春柳描绘得生气勃勃,充满了诗意。后二句想象奇妙,说春风像一把剪刀,那细长的柳叶就是由它裁剪而成的,备受后人称赞。全诗构思新奇,为唐宋咏柳诗中的精品!
碧玉妆成一树高①,
万条垂下绿丝绦②。
不知细叶谁裁③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绿色的玉,这里形容春柳的青翠碧绿。妆成:打扮成、装饰成。(2)绦:用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柳条。 (3)裁:剪裁
12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鉴赏]此诗新巧,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和对美好事物的珍爱,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13
早梅 张谓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一树寒梅白玉条,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鉴赏]本诗一二句写寒梅洁白如雪,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而临近溪水桥边。三四句写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所以诗人把寒梅疑作经冬未消的白雪了。全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早梅的形态和神韵,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充满了对早梅的赞赏之情。
返回
14
二、著名诗人简介
导读:中国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精彩绝伦、荡气回肠的诗篇流传千古,是因为我们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有的怀才不遇,有的精忠报国…….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15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范围很广泛,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16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17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 今陕西渭南 )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生于中小官僚家庭。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