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春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应用效果初报.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应用效果初报.doc

上传人:王善保 2022/8/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应用效果初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春小麦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应用效果初报
摘 要 在严格控制选用有机肥养分含量基础上,以施用1 500 kg·hm-2有机肥替代10%化肥用量为梯度,通过研究减少化肥、增施有机肥对作物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找出适合的有机替代化肥的用基肥,各小区有机肥和化肥按量施用。施肥后旋耕两遍,然后机械旱整平[6]。3月4日播种,品种为宁春4号,每667 m2播量25 kg,不带种肥,5月2日随头水按各处理量追施尿素。5月16日、6月13日防治小麦病虫害。6月30日分处理取样、考种,7月13日单收单打测产。试验执行期间各小区农艺措施完全一致。
观测项目
观测小麦生育时期、群体构成、长势状况、病害发生情况以及产量要素等,收获时分处理取样考种、计量小区产量,并对产量结果进行分析[7-8]。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小麦生育进程及群体结构的变化
由表2看出,各处理生育期发育进度基本相同,由于4月中旬,降雨抽穗期较往年提前5 d左右,基本苗总体上呈波动状,处理3最高,差异主要与播种质量有关,每667 m2穗数总体上随着化肥减量幅度增高而下降,其中处理2减量最高,为10%,处理7全量有机肥处理最低。
不同处理对小麦长势状况的影响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小麦田间长势略有差异,处理5、6长势偏弱,处理7最弱。病害发生情况无差异。从籽粒颜色来看,增施有机肥,小麦籽粒颜色更深,质感更佳。
不同处理对小麦考种结果、产量要素的影响
通过小麦合理取样考种,结果如表4所示:株高、穗长呈波动状,总体差异不大,处理7全量有机肥低于其他处理,小穗分化数、不实小穗数、穗粒数随着有机替代比例增高而有所上升,小穗分化数处理6最高,穗粒数处理4最高,随后又随着比例增高而下降。千粒质量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升高而增大。处理2由于每667 m2穗数略高于其他处理,其他性状也处于中上水平,理论产量最高,其他处理各有优缺。处理7表现相对较弱。
产量结果对比分析
对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区组间F值()(),区组重复间产量无差异显著性,说明试验地地力均匀。处理间F值()(),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对产量结果采用SSR法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如表5),说明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而在施用相同量化肥条件下,施用1 500 kg·hm-2有机肥,化肥减量10%时增产效果最好。
3 结论
通过增施一定量有机肥,进行替代化肥减量比较试验,发现相同地力、灌溉条件下,作物株高、穗长差异不大,每667 m2穗数根据替代比例增大而降低,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升高,千粒质量呈上升趋势,说明有机肥对增加粒重质感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小穗分化数、不实粒数、穗粒数有所上升,但当替代比例达到50%以上又随之下降,说明有机肥比例加大,有利于小麦小穗分化,但可能由于即时养分不足,不实穗数增多,产量随化肥用量减少而减少。从田间群体结构、农艺性状产量等综合考量,施用1 500 kg·hm-2有机肥,化肥减量10%,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较为稳定,产量最高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