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地方部门预算整改方案范文
我县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工作从____年启动以来,实行部门预算单位的范围逐步扩大,部门预算工作扎实推进、不断规范,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____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预算管理推行依__元/年核定,其他单位(不含二类单位和学校)按县纪委核定的车辆编制数和单位的实际情况每台____元/年核定。
四、编制程序和预算周期
(一)实行标准程序预算。实行“两上两下”,即各部门、各单位填报财政部门统一印发的表格,以及报送相关批准文件、证明资料等复印件;财政部门审核后下达各单位支出预算控制数、基础信息和项目信息。部门和单位根据下达的支出控制数细化部门预算,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分解到目级科目,项目经费根据支出控制数,合理确定当年项目支出预算;经财政部门报县人大批准预算后____日内下达各部门预算批复。
(二)实行标准周期预算。部门预算实行预算周期管理,一个标准预算周期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决算三个阶段构成,当年的预算周期起始于上年____月,终止于次年____月,共____个月,依此类推。
1、预算编制阶段:时间为上年____月至____月,主要任务是编制年度财务收支和部门预算。财政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编制的组织、协调、审核,编制预算草案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再报县人大审议批准后,批复到各部门执行。
2、预算执行阶段:时间是从当年____月至____月,具体工作由财政部门负责,包括收入征缴、指标审核、资金拨付和预算调整等内容。
3、财政决算阶段:从次年的____月至____月,主要任务是完成年度预算的执行审核、决算报表编制和决算批复等工作。
五、部门预算管理
(一)强化预算约束。预算一经县人大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除上级有明文规定的新支出外,任何会议不得研究超预算支出;任何超预算支出报告都不予受理;规范财政支出范围,凡不属于财政供养范围的单位,财政不拨款;凡不属于财政开支的事项,财政资金不介入。
(二)强化支出预算管理。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即按人员编制预算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县委研究调配的超职数副科级以上干部视同编内人员。对超编人员的公用经费按标准的____%安排,对缺编人员的公用经费按标准的____%给予奖励。病假两个月以上人员病假期间工资、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经费,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经审定后列入预算。
(三)强化非税收入管理。按照《财政部关于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____》和《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文件规定,____年起将预算外管理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及时全额缴入国库。年初,根据非税收入的性质和实际情况,合理核定非税收入任务,每年年初单位与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超额完成收入任务的,超收部分县财政与单位实行3:7分成;对单位有费不收或擅自减免的,责成单位限期征收入库,且查补收入上缴国库,不作收费单位的收入,凡不是因政策性因素影响非税收入任务未完成的,则相应扣减其支出预算指标,并取消单位年终评先评优资格。
(四)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按《县财政项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经批准的项目支出纳入年度预算,项目单位按项目进度向财政部门分项目单独申请拨款,并按项目独立核算,实行专款专用。项目结余资金纳入下年度部门预算资金重新安排使用。大型会议项目按照《县人民政府办公室____〈县县直行政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____》文件规定和本办法规定执行。
(五)强化预算资金调度管理。为便于管理,对各单位按照其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的预算总额预留____%不可预见经费。单位当年发生的各项新增支出相应抵减其自身的预留经费,年底如有结余再拨付到单位,平时财政拨款按扣除预留经费后的数额,分月按进度拨付。
地方部门预算整改方案范文(二)
我县部门预算改革试点工作从____年启动以来,实行部门预算单位的范围逐步扩大,部门预算工作扎实推进、不断规范,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____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预算管理推行依法理财____》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县直机关单位全面实施部门预算改革,为确保部门预算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基本原则
一是合法性原则,即编制部门预算必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二是真实性原则,即各项收支要有详实的依据;三是完整性原则,即统筹安排预算内外全部收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四是严肃性原则,即部门预算批复后,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五是收支平衡原则,即严格执行《预算法》,做到预算内外收支综合平衡。
(二)总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