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
Ilf rn
II
ii n:u
I案和方法
写哥IJI 此R|||^^^^^11|gnuIIIIIJL
2完整方素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匕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方案和方法
1是经摊铺机摊铺的沥青混合料严禁人工找补或搂平,不能在 未经碾压的路面上行走.
摊铺长度以500m以上为开机条件,并尽可能长,以减少接茬保证平整度。
混合料的压实
混合料完成摊铺后,立即检查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对不合格 、均匀 地压实.
碾压分初压、—140C,低 温度施工120C—150C,复压温度不低于90C,终压温度不低于70C。
初压采用8—10双光轮压路机以1。5-2km/h速度静压2遍。相邻碾压带重叠 30,—3。 5km/h的速度错半轴振压2遍,— 压2遍,终压采用光轮压路机以2。5-—4遍.
碾压期间,压路机中途不能停顿、转向或制动,起动要缓慢,停止时要滑 行。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点相距10m以上,并驶出压实起始 线3m以外。
碾压要纵向并由低边向高边均匀地进行,压路机不能停留在温度高于70°C的 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在沿着路缘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振动夯板,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 合料充分压实.
碾压结束后及时检查密实度,保证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接缝的处理
纵缝采用热接缝,并连续平行,纵边垂直并形成直线,用光轮压路机作跨缝碾 压以消除缝迹。
当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混合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做 成一道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横向接缝,横向接缝在相连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 间均至少错开1m。
横向接缝采用平接缝。在施工要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m处将熨平板 徐徐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平齐再预碾压,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 整度,趁尚未冷却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下次摊铺前在端部接缝微涂粘层沥青.
检查
对已完成沥青混合料及时按有关要求的技术指标及频率进行检查,认真填 写检查报告单,据实填写清楚,报监理工程师核实,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鉴 证的工段,可认为完工,否则,需返修直到合格。
7、粘层的施工方案
下混凝土层铺筑完成后,立即进入粘层的施工.
粘层施工要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安排和衔接,尽量避免对沥青路面已铺 筑的各层的污染;为加强沥青面层各层之间的粘结,一旦沥青层出现被污染的情 况必须将污染物清除干净后再洒粘层沥青。
粘层沥青采用符合要求的乳化石油沥青PC-3,采用与下面层所使用的种
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制成,,具体用量通过试洒确 定(试验报告)。均匀洒布,不过量,不漏洒.
粘层乳化沥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成,紧跟着铺筑沥青层,
以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8、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
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机动车道采用半幅摊铺,非机动车道采用全幅摊铺。 在沥青混凝土底面层完成后,应尽早铺设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防止沥青混凝 土底面层上杂物污染,影响与面层结合。其它施工工艺参照沥青混凝土底面层施 工工艺。
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 概述
我部拟定在 进行沥青中面层的试铺
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300米,中面层结构形式为沥青混凝土,设计 厚度6cm。 : 年 月曰,当日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二、 原材料和配合比准备工作
2。1沥青:SBS改性沥青、中铁^一局集团。
2。2碎石、机制砂:铜梁县荣丰建材
2。3矿粉:重庆北碚区夭府白云石
。配合比 结果如下:
目标配合比:10-20mm: 10 —15mm: 5—10mm: 3—5mm: 0 —3:矿粉=26%: 19%: 20%: 5%: 26%: 4%。最佳油石比:4。2%。
生产配合比:17一27mm: 11一17mm: 6-11mm:3-6mm:0—3:矿 粉=32%: 11%:22%: 4%:27%:4%。最佳油石比:%.
三、 试验段铺筑目的
通过试验段的铺筑,验证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主要确定以下指标:
1、 拌和机的操作方式一一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 拌和温度等。
2、 验证沥青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