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去除关税障碍落实两岸一家亲
两岸ECFA后续协商卡卡,大陆却持续与澳洲等国家签订FTA,造成台湾农渔产品输出大陆的竞争压力。日前一群台湾农渔民代表,在平潭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座谈时,纷纷抱怨,张志军回应时说,「两岸同属一国,为什么还搞关税」,这句话简洁有力,具高度政治意涵,值得好好推敲。
台湾民众、农渔民及厂商反映大陆关税过高其来有自,大陆关税的确高于台湾关税。%,%,台湾有95%的产品关税都小于5%,大陆则只有17%的产品关税小于5%。
在工业产品上,大陆关税比台湾产品关税高出甚多,我们熟知的鞋、帽、伞、羽毛及人造花制品,两岸平均关税税差高达11%。台湾品质优良的光学、照相、精密仪器及乐器制品,两岸平均关税税差10%,而毛皮及皮革制品、塑胶及橡胶制品、化学品、珍珠宝石贵金属等的两岸关税税差都超过5%。机械及电机设备平均关税税差达4%,纺织品及纺织制品税差则达3%。
两岸关税差异大的事实,也体现出台湾厂商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打拚的艰辛。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贸易便利指数,曾点出台湾所遇到的贸易障碍相当大,台湾出口到外均关税为6%,在受评国家与地区中与香港、日本并列世界倒数第一,表示台湾在138个受评经济体中,出口困难度相当高,加上台湾加入区域经济整合困难度高于亚太其他国家的现况下,台湾在出口目标市场最惠关税差距的排名上也是全球倒数第5名。
台湾未能融入当前亚太区域经济整合中,与主要贸易伙伴长期处于关税不平等的状况下,关税因而削减台湾企业毛利,进而影响台湾企业聘雇员工意愿,以及员工薪资长期停滞的现象,高失业、低薪资现象早已引发民众不满。倘若两岸能够致力于协助台湾消除贸易障碍,将有助于推升台湾经济发展,降低民怨。
首先,台商及农渔民因关税差异,导致产业断链及国际竞争力丧失,两岸应当尽速抛开服贸争议续谈《货贸协议》,并尽速完成,将可协助台商去除关税障碍,降低台商经营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
为了避免服贸卡关事件重演,在两岸一家亲的氛围之下,我们呼吁在《两岸货品贸易协议》签署的同时,大陆能呼应台商需求,先行考虑放宽台商同享国民待遇,比照内资企业标准,让台商在大陆享有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
倘若再配合近期以来两岸希望将经贸交流成果扩及三中一青的共识,以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及小米科技兼猎豹移动董事长雷军要提供台湾青年创业基金等想法,除了可以立即降低台商因关税差异所蒙受的损失,也可以让台商、中小企业及台湾年轻人,抓住到大陆发展的机运,创造新台商及新商机。而台湾民众也能在先行享受开放好处的同时,进一步放下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