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村通水泥路技术规范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307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村通水泥路技术规范方案.docx

上传人:文采飞扬 2022/8/4 文件大小:3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村通水泥路技术规范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村通水泥路技术规范方案
前言



近年来,全市道路运输业务取得长足发展。 “大十字”高速公路主骨架已纳入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为我市发展大交通、创大环境、大发展奠车 - 120
拖车 - 100
拖车 - 100
拖车 - 100
曲目 - 50
注:本表仅为简单汇总,所列技术指标应按有关规定选用。 



在满足横、纵、横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原路面上的简易砂石路面作为基层的一部分,以保持路基的稳定性。 
2、路基湿式和干式分类
路基干湿式表 1 - 2
路基干湿式
总则特征
干燥
路基干燥稳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均不会影响路基和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路基高度 H > H 1 )
中湿
路基上层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水的过渡带。 (路基高度 H 2 < H ≤ H 1
潮湿
路基上层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毛细管影响区,路基经处理后方可铺设。 (路基高度 H 3 < H ≤ H 2
太湿了
路基极不稳固,春季抹灰,雨季松软。铺路前必须对路基进行处理。 (路基高度 H < H 3
注:①H——道路槽底至地下水位或地表水位的高度;
②H 1 、H 2 、H 3 -分别为路基在干、中湿、湿状态下的临界高度。
路面设计首先应正确区分路基的干湿类型。总则要求路基处于干燥状态。中湿条件下的路基在铺装前必须进行处理。 

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并有足够的压实度。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虚拟铺装厚度不超过25厘米。 



土路基压实标准表 1 - 3
剪切和填充类型
土路基从上到下(cm)
紧凑(%)
填料最大粒径(cm)
充满
0 到 30
大于 93
10
30~80
大于 93
10
80~150
大于 90
15
大于 150
大于 90
15
零填充和切割
0 到 30
大于 93
10
填石路基应采用15吨以上的压路机压实(最好采用振动压路机)。当压实层顶面平整、密实、稳定、不再下沉、无滚道时,说明路基已压实。 

路面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路基和路面的排水。对可能危及路基稳定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提高水体稳定性。对于中湿路段,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路基干湿状况。总则来说,水泥混凝土路面不是被汽车损坏,而是被水泡损坏。这个说法非常生动。 
5. 均匀度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因此,汽车车轮作用下路基或基础的变形对水泥混凝土板的影响很大。变形不均匀会使板坯和底座腾空,造成板坯破裂。当路基强度不足、水稳定性差时,会造成路基不



均匀沉降,甚至会损坏较厚的路面。因此,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来说,路基与基层的均匀性非常重要。 
土路基与石路基交界处、填挖缝、新旧道路交界处、桥涵接缝处、隧道与路基以及受地表水影响较大的路段很容易发生。和地下水,水稳定性差。沉陷不均,必须注意这些路段,并在技术上进行特殊处理。总则的处理方法是增加垫层或基层较软的一侧的厚度,或在路基和基层中添加石灰,以减少不均匀沉降。 
第 2 节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县道及其他三级以上公路的路面宽度,平坦地带不小于7米,重山地带不小于6米,。 
图1-1_混凝土路面结构示意图
(中湿段设置坐垫)
单位:厘米
二、坐垫



基层是基础和路基之间的层。在中等潮湿和潮湿的路段必须提供缓冲垫。垫层最小厚度为15厘米,宽度应至少比基层两侧宽25厘米,或与路基等宽。垫层可以选用天然砾石、碎石、砾石等具有一定强度和水稳定性的材料。 
三、基层
基层是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强度、防止泥浆错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层。对于车流量大的高速公路,基层宜采用水泥稳定砾石和水泥稳定砾石;对于交通量适中的道路,除上述类型外,还可使用石灰土、碎石灰土、泥结合砾石和泥灰结合砾石。 . 
基层的最小厚度为 15 厘米。底座的宽度应至少比混凝土板的每边宽25厘米,或与路基的宽度相同。
岩石路基(填石路基除外)又称石板路基,在铺设水泥混凝土板时应按要求设置找平层,找平层厚度为6-10厘米。 
4、路拱坡度、路基封边、路肩硬化(1)路拱坡度。 2%在路面上,3%在路肩上。 
(2) 路基修整。为保持路基的稳定性,需烘干或粘贴砂石封边条,宽度应为40厘米,高度应为从路基到路面整个结构层的厚度。 
(3)路肩硬化。为防止雨水冲刷路基,对路面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