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糖业发展的若干意见.docx

格式:docx   大小:124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糖业发展的若干意见.docx

上传人:hqqs18 2022/8/7 文件大小:1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糖业发展的若干意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糖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糖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发布日期:2007年4月5日文章来源:广西经二级农田保护区,依法建设蔗区;
(2)在基地县内建立适度规模经营的“吨糖田”基地。力争用2年的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建设100 万亩“吨糖田”。各地市县有关部门及骨干制糖企业(集团)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做好本蔗区“吨糖田”规划,并上报主管部门。
  第十条 强化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搞好糖料蔗基地县和“吨糖田”建设
  (1)糖料蔗基地县的良种推广率2000年前要达到85%以上,“吨糖田”基地内良种面积覆盖率要达到100%;
(2)糖料蔗基地县要全面实施蔗区治旱保水综合技术,大力推广深耕深松、地膜覆盖和以滴灌、喷淋等节水灌溉为主的治旱技术,治旱面积要达到80%以上,“吨糖田”基地要解决好甘蔗栽培的保水保肥问题;
(3)推广早种和合理密植技术,因地制宜改革植期,全区推广秋冬植蔗面积达60%以上;
  (4)推广改土培肥和叶面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 应用因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蔗叶还田和间种高效绿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5)推广应用减损增效的植保新产品和新技术, 实现蔗区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和统防统治服务;
  (6)充分利用广西大学、 广西农机研究所现有的机械研究阵地,专项扶持对甘蔗种植机械、中耕、割剥技术的研究,并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第十一条 强化技术培训,提高科技普及率
(1)各级糖业主管部门要会同科技部门、 制糖企业制订好技术培训计划,用2-3年的时间,将县、 乡两级的技术人员轮训一次, 使每个种蔗农户至少有一人掌握甘蔗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2)建立、完善甘蔗科技推广网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各级技术服务体系的作用。 对深入农村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的科技人员,各地应给予适当的补助。
  第十二条 加大对良种推广和“吨糖田”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
(1)自治区每年安排5000万元予以扶持。其中,自治区财政预算内资金安排1500万元;糖料技术改进费1000万元;糖业发展扶持费2500万元;
  (2)国家下拨的农发资金和区财政配套资金约4000万元;
(3)自治区每年从扶贫发展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
(4)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中,用于蔗区灌溉设施建设的部分;
(5)动员糖业集团加大对良种繁育和推广的资金投入; 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投资良种开发、甘蔗种植和“吨糖田”建设。
  第十三条 调整、优化糖料蔗价格构成,保护蔗农和糖厂的合理利益,坚持按质论价,加快糖料蔗种植的良种化进程,鼓励通过蔗价与糖价挂钩联动等方式形成农工利益共同体。
  (1)制定糖料蔗收购保护价。 糖料蔗收购保护价按榨季公布。1998/1999年榨季, 每吨糖料蔗的保护价确定为180元,各地安排保护价标准可上浮10%。上浮超过10%的,要报物价部门批准;
(2)糖料蔗收购价格在保护价的基础上实行良种加价。糖料蔗收购价格由保护价、良种加价两个部分组成,即
每吨糖料蔗收购价=保护价+良种加价
  良种加价由当地市、县政府组织有糖业、农业、科研、物价、糖厂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审定小组,根据当地高糖份良种的实际平均含糖份比全区平均蔗糖份(13%) 提高的幅度,按照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含糖份每吨蔗加价14-16元的办法,分品种制定加价标准于榨季前公布。 加价标准一经公布,有效期维持3年不变;
(3)鼓励糖业集团公司在保护价、 良种加价的基础上实行联动价,即保护价对应糖的销售价格3000元/吨, 食糖价格每上浮100元,每吨糖料蔗价加价5元;
(4)糖料蔗货款在收购糖料蔗进厂后三个月内一次性(或分期)兑付。在保护价、良种加价基础上实行联动价的,应使用两联发票,一联是保护价、良种加价发票;另一联是联动价发票。联动价蔗款在榨季结束后一个月全部兑付。
  第十四条 糖厂要与蔗农签定糖料蔗供应合同,稳定糖料蔗供应,依法协调蔗农与糖厂的关系。允许非合同内糖料蔗的合理流动,优化糖料蔗资源配置。糖厂收购糖料蔗要按有关规定和渠道向糖料蔗产地的财政部门缴交甘蔗土特产税及糖业发展扶植费。
 
第四部分 糖蔗加工
  第十五条 制定产业政策,鼓励生产集中优先,实行专业化分工,有计划、分步骤改造制糖工艺, 调整制糖工业结构。
(1)严格对制糖企业的监督管理。 现有糖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