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乡村旅游
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
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分三年建成,总占地面积500亩,利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少用或不用化肥,改善果蔬产品品质,达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要求,使生态农业基地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乡村旅游
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
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分三年建成,总占地面积500亩,利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少用或不用化肥,改善果蔬产品品质,达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要求,使生态农业基地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将采用“订单农业”形式,通过政府引导,公司经营,农户参与,积极开拓销售渠道,与超市、大型农贸市场等签订供销合同,完善订单合同形式、合同内容,确定生产的品种、质量、价格结算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实现订单合同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逐步形成产购销一体化,促使企业和农户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无 公 害 蔬 菜 基 地
无 公 害 蔬 菜 基 地
坚持“以乡村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绿色为主体”,灵泉镇党委、政府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镇村同治、建设宜居村庄、打造旅游重镇”的口号,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同时,注重三个结合,即: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紧密结合——搞好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扩大农民受益面;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以灵泉镇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基础、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灵泉镇乡村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本区乡村文化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力求特色,在规划期内,把灵泉镇建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区。力争实现灵泉镇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推动整个灵泉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提高灵泉镇知名度,树立灵泉镇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规划期限
近期:2006—2010年    项目规划建设运营期
中期:2011—2013年    全面启动完善配套期
远期:2014—2016年    纵深发展全面提高期
1、近期目标(2006-2010):项目规划建设运营期
在这阶段内,加快灵泉镇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工作。硬件方面以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为主,建设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软件方面注重完善乡村旅游开发的政策、规章。针对灵泉镇的实际情况,将现有的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市场推介,使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2、中期目标(2011-2013):全面启动完善配套期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方面,完善各村的旅游休闲产业建设规划;完善产品体系建设;市场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山清水秀,休闲灵泉”的竞争理念,大力拓展灵泉镇休闲旅游市场,推出精品,形成有特色的休闲旅游品牌,提高灵泉镇的知名度;管理方面要科学管理,权责明确,分工具体;投融资方面要优化环境,培育市场,集群发展,参与竞争。
3、远期目标(2014-2016):纵深发展全面提高期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灵泉镇作为常德地区乃至整个湖南省旅游区重要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地位。最大程度地遏制一切不利于灵泉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因素,使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的配置不断升级和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要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强化品牌,完善各项功能,使灵泉镇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能够持续发展。
规划目标
通过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专项规划的具体实施,完善灵泉镇旅游休闲产品体系,规范灵泉镇旅游休闲服务体系,促进地方产业优化升级和农民增收,使灵泉镇旅游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得到统筹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城乡建设和人文生态的共容互动;实现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城市化。
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