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优秀党委书记事迹材料事迹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优秀党委书记事迹材料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WonderW 2022/8/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优秀党委书记事迹材料事迹材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优秀党委书记事迹材料 - 事迹材料 -
2022年3月19日,51岁的妙光盛走进人民大会堂,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他被授予“全国民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安康民政系统建国以来获得的

院子,院民是主人,我们是他们的仆人。”这两句话,是妙光胜在福利院大小场合爱说的另外两句名言,也是他以人为本办院理念的集中体现。今年56岁王恩海,既是安康市社会福利院的老员工,也是新中国建立后安康市福利院抚养的第一批孤儿之一。他在这个福利院长大,受教育,也在这里参加工作,成家养儿育女。他说,他之所以取名恩海,就是感念党和政府的恩情比海深,自己人生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予的,要没有政府的救济,他或许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说起院长妙光胜,王恩海佩服尊敬的五体投地:“像我们这样的人,能够推己及人体会到院民的心态,愿真心真意把爱传递下去,你说像老妙那样的人,也能做到我们这样甚至比我们对待工作对待院民的感情还深,这可真是太不容易了。他虽然比我小几岁,但我打心眼佩服敬重我这个兄弟。”王恩海说,老妙做护理员和卫生员的时候,就能像伺候亲娘老子一样伺候院民,当领导了也没变样。他们哥俩年轻的时候,院里只要老了人,为亡者净身洗澡守夜就是他们的事,现在老妙当了领导,虽然帮亡者净身洗澡这些事有专人负责,但为亡者守夜、抬棺上山送亡者最后一程这些事,他还是照打不误的参加。“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你说简单吗?”安康市社会福利院收养了了80名左右程度不一的精神障碍人员,而大多数收养人员年龄在55岁以上,这些人体弱多病,常常三天两头出“问题”。2022年夏天,有个老人患了病生命垂危,福利院很快就将病人转送到距离最近的平利县医院治疗。但超过2万元的住院费用让经办人员犯了难,因为当时福利院正在搞基建,他们知道院长求爹爹告奶奶四处化缘筹措资金的难处。妙光胜知道了这一情况,撂下一句话:“自己亲娘老子生病了怎么办,就该怎么办!”,立即从紧张的资金中调拨了足额的资金治疗病人,最终让生病的院民转危为安。把院民当亲人,建设和谐友爱的关爱之家,多年来,尽管经费紧张,每逢周组织一次职工、院民连环娱乐活动,每年组织院民、职工做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每年组织一次全体职工、院民出游,这已成为安康市社会福利院雷打不动的规矩。今年23岁的繆琴是一位刚刚毕业于西安欧亚学院的女大学生,去年9月毕业后就到安康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了。作为精神障碍院民区的医护管理人员,小姑娘工作的对象是全院最难的那部分。虽然目前她仅仅是名零时工,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一千多元,虽然她也有机会进入城市找份更轻松的工作拿份更高的工资,但她却非常看重和珍惜自己现在这份工作,尽心尽力的做好每个工作环节,受到院民的信赖和喜爱。她说,正如妙院长给我们常讲的,院民是福利院的主人,我们是他们的仆人,我们的工作是因为这些特殊群体存在而存在的,我们的价值就存在于服务院民的过程中。从大城市到小山沟,从正常社会到面对特殊人群,繆琴对周边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毫不在意,她相信自己能够在这里好好干下去,并且取得成绩。她很喜欢这个集体,特别认同这个集体的文化,她说这妙院长所弘扬的理念和自己一直以来帮助别人的理念不谋而合。荣誉背后巨大的付出和牺牲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如今的妙光胜,已从昔日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弟成长成为一名民政系统基层单位领导,无论是集体和个人,都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光环。而在这些成功、荣誉、光环的背后,是他作为一名党员为党的事业、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为国家的民政事业付出的巨大努力以至于牺牲。妙光胜结过两次婚,现在的爱人是福利院的同事,第一个爱人在2022年因心脏病去世。提到自己的发妻,妙光胜感到非常内疚,年过半百依然控制不住泪流满面:“我和我第一个妻子周玉珍是一个山村长大的,从小青梅竹马,感情很深,但她在医院离世的时候,我在单位值班却不在她的身边。她非常善良贤惠,但她过早过世,说到底是我连累了她。我也曾在她灵前发誓培养好我们的儿子让孩子上大学,但也因为我的工作原因影响了孩子教育,最终也没有让孩子考上大学。”1994年冬,一个唇腭裂刚刚出生三天的弃婴辗转转交到妙光胜夫妇手中。当时,婴儿气息奄奄,只有脉搏几乎听不到呼吸。妻子 告诉妙光胜:这也是一条命啊,咱得救活她。尽管夫妻俩收入微薄,自己还有个上小学正大把花钱的儿子,两口子还是主动收养了这个弃婴,取名妙苗。七天七夜的照料,终于让这个小生命从死亡的边缘抢救回来。也许这个弃婴怨恨老天爷的不公,从小就爱啼哭,再加上养育的操劳艰辛,这让本来心脏就不好的妻子病情日趋严重了。1999年11月,充满爱心的妙光胜夫妇再度收养了一个弃婴。当时,妙光胜已担任福利院的副院长,收入有所提高,但也不足以养育三个孩子。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养儿育女的事全靠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