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质粒DNA提取、鉴定
暨大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精选ppt
质粒(plasmid)
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可在宿主细胞中自主复制,并在细胞分裂时传给子代。
与染色体DNA相比,质粒结构简单,分子面划线接种于培养板。
2. 单克隆培养: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培养瓶中, 37 ℃培养24 h。
精选ppt
3. 扩大培养:培养液3 ml,接种于60 mL 的LB培养液(含Amp 50μg/ml),振摇200 rpm, 37 ℃(4-6 h), 使A580=-。
4. 加氯霉素:加氯霉素,终浓度40 μg/ml,继续培养15-17h.
精选ppt
本次实验用
碱裂解法提取DNA
包括:
1. 菌体收集
2. 菌体裂解、质粒DNA提取、纯化
3. 鉴定
2人一组
精选ppt
原理:
碱裂解法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制备质粒DNA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当菌体在NaOH和SDS溶液中裂解时,蛋白质与DNA发生变性,当加入中和液后,质粒DNA分子能够迅速复性,呈溶解状态,离心时留在上清中;蛋白质与染色体DNA不复性而呈絮状,离心时可沉淀下来。
精选ppt
1. 取6 ml Eppendorf管, ml
↓ 9000rpm 2-3min
↓↘弃上清
2. 600 μl STE液依次溶解各管沉淀,合并一管
再用200 μl STE液清洗各管,清洗液合并一管(收集菌体 )
↓ 9000rpm 2-3min ,弃上清
(保留菌体)
收集菌体
600ul
1 2 3 4 5 6
200ul
精选ppt
3. 沉淀悬于200 ul溶液I,枪头吹打混匀
↓ 放置5 min
4. 加入400 ul溶液II,颠倒EP管20~30次(动作轻!!)
放置5 min
5. 加入300 ul溶液III,充分混匀(温和操作)
↓ 10 min
沉淀蛋白质和染色体DNA
裂解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精选ppt
溶液I
成分:50 mM葡萄糖/
25 mM Tris-Cl /
10 mM EDTA,pH ;
Tris-Cl溶液:控制溶液的p H,
50 mM葡萄糖:使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
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
精选ppt
溶液II
成份: N NaOH / 1% SDS;
为保证NaOH不因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减弱其碱性,最好用新鲜的浓NaOH稀释后和2%的SDS等体积混合后使用的。
NaOH:溶解细胞。之所以叫碱裂解法,即是因为NaOH是最佳的溶解细胞的试剂,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哺乳动物细胞,都会在瞬间溶解,细胞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变化。
SDS:结合蛋白,平均两个氨基酸结合一个SDS分子,
精选ppt
加溶液II要记住两点:
1. 时间不能过长,因为在这样的碱性条件下基因组DNA片断会慢慢断裂;
,不然基因组DNA也会断裂。基因组DNA的断裂会混入质粒DNA中,琼脂糖电泳可以观察到一条浓浓的总DNA条带。
精选ppt
溶液III
成份: 3 M醋酸钾/ 2 M醋酸
3 M醋酸钾:SDS十二烷基硫酸钠遇到钾离子后变成了十二烷基硫酸钾(potassium dodecylsulfate,PDS),而PDS是不溶的,溶液III加入使钾离子置换了SDS中的纳离子形成了不溶性的PDS,SDS结合了大量蛋白质,PDS就将绝大部分蛋白质沉淀了,同时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也一起被共沉淀了。因为基因组DNA太长了,长长的DNA自然容易被PDS给共沉淀了,
2 M的醋酸:中和NaOH,长时间的碱性条件会打断DNA,所以要中和。基因组DNA一旦发生断裂,只要是50-100 kb大小的片断,就没有办法再被PDS共沉淀了。
精选ppt
12000rpm 3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