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浅谈宜兴水乡风情型村庄规划特色.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浅谈宜兴水乡风情型村庄规划特色.doc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15/1/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浅谈宜兴水乡风情型村庄规划特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宜兴水乡风情型村庄规划特色
浅谈宜兴水乡风情型村庄规划特色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宜兴水乡村庄规划的现状,指出了宜兴水乡村庄规划设计中忽略了地域性的自然元素与人造元素的和谐结合,存在“水乡”特色缺失的问题。然后通过介绍宜兴梅家渎村庄规划,阐述了规划建设宜兴水乡风情型村庄的思路和要点。
【关键词】宜兴水乡;布局;建筑整治;路网;特色
一、当前宜兴水乡村庄规划现状
作为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宜兴水乡水网纵横交织,湖泊水荡星罗棋布。地表密布的河流湖泊和湿润的空气,四季分明和季节变换的鲜明气象及丰富多彩的植被景象等自然环境结构特征,深刻影响着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倾向。宜兴水乡在长期的文化发展和积淀的进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并深深影响了当地建筑空间环境的营建活动,塑造出了独特的、极富韵味的宜兴水乡风貌与特色,并成为人们环境归属感的情感载体。
“宜兴水乡”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还是一种地域性的自然元素与人造元素的和谐结合,是与地域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文化情趣、审美偏爱等相适应的生活环境。然而,村庄规划设计却忽略了这一点,或至少在这方面缺乏研究。近年来的规划设计至少存在以下三大问题或倾向:
(一)住区规划“城市小区”化
不同于早些年低层高密度的“兵营”式,现阶段的设计为获得更高的容积率以节约用地,开始采用高层低密度为主的方式,建设基地内有地域特征的水系、河塘被填埋,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遗存被破坏,规划普遍照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城市小区模式,失去了地点性和地域特征。
(二)建筑风格“欧”化
由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的一类统称为“简欧”的、来自于城市房产项目的所谓“欧式建筑风格”也在“宜兴水乡”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不断出现。就房产项目而言,若建设地点没有地域风貌的要求,这类风格作为可供选择的商品类型还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但作为“宜兴水乡”农民集中居住区,性质就变了。
(三)住区景观“现代”化
事实上,现代化与民族化(或称地域化)并不矛盾,问题是出现了大量被称为“形式化的硬地铺装”与“形式化的草坪绿化”的脱离生活、脱离地域审美和文化的“现代”化。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在规划设计中塑造“水乡风情”特色展开探讨。
二、“梅家渎”水乡风情型村庄规划特色分析
(一)项目概况
1、梅家渎村庄现状
梅家渎是宜兴北边平原地区的一个村庄,属于高塍镇。村庄在滆湖边上,水系发达,水网密集,住宅建筑大多沿河成带着布置。
梅家渎村包括四个自然村,分别为朱家渎、贺家渎、梅家渎(村委所在地)、吴家渎,现有1585户,户籍人口5200人(20%不居住在村里),流动人口800人。其中四个主要居民点的人口分布情况为梅家渎1600人、贺家渎1300人、朱家渎1200人、吴家渎800人。塍西村的新渎现状约有300户,户籍人口约1100人。
现状产业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小麦、蔬菜和养殖螃蟹。第二产业主要是一些高污染的化工企业和小规模的加工企业,分布在远东大道两侧。
规划区水系发达,村落枕河而居、肌理优美。村内拥有多座古桥、寺庙和庵堂,文化底蕴深厚。
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到位,每个自然村有活动场地一片,道路体系基本建立,给水、电力电信皆通,污水处理系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