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城 市化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 市化教案.doc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 市化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节城市化(教案)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李中东 277500
【教材解析】“城市化”是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的第三节内容。根据高一下学期课时计划,本节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
教科书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安排了“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等三节内容。从总体安排看,前两节主要是从静态方面探讨了城市的形态特征、功能分区与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内容。后一节从动态角度探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城市化”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动力以及城市化的意义。第二部分以英国的城市化为例,讲述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三部分探讨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节课只讲前两部分。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是:“能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根据这一要求,“城市化的进程”是本节的核心内容。而从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教学内容的落脚点。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强烈的地方,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深刻。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不同不同,城市化的特点不同。城市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并改变自然环境。认识城市化的过程与和各阶段的特点,是探讨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
教材的编写思路十分明析:首先从城市化的概念入手,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内涵,进而明确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化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然后图文结合,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不同,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作了比较,并以英国为例,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利用示意图总结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特点。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确定了教学重难点。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目标】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
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重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动力:推力、拉力,三个阶段的问题,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区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其首都伦敦与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并称为世界四大城市。请看图片。
【操作课件并讲述】图片展示了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伦敦城区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伦敦城的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这是典型的城市化过程。本节课我们就学习第三节城市化。
【操作课件】展示课标。
【板书】一、城市化
【讲述】请在教材P31找到城市化的概念。
【学生回答】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农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承转】城市化有哪些内涵呢?
【操作课件】学生回答后,展示课件分析:城市化的概念及内涵
【板书】
【承转】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