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环境工程固废.ppt

格式:ppt   大小:2,029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工程固废.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8/10 文件大小:1.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工程固废.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工程固废
第1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5点49分,星期四
①前处理
当以城市可生化垃圾为堆肥原料时,由于所收集的垃圾粒径不一,还混有会影响垃圾处理机械正常运行异物,需要用到分选、破碎、筛分等预处理工序率)
2、微生物种群和数量
3、酶学分析
植物毒性分析
1、发芽实验
2、植物生长实验
卫生学检测致病微生物指标等
评估成熟堆肥的方法
第10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5点49分,星期四
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
(CJJ/T52—93)
 堆肥原料:进仓原料应符合的要求
 堆肥工艺类型和流程
 堆肥发酵 期和发酵条件
 堆肥制品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的规定。
 堆肥制品可按用途分别制成初级堆肥、腐熟堆肥和专用堆肥等不
同品级。
 堆肥厂(场)的环境要求,环境监测
 生产工艺检测,检测方法
评估成熟堆肥的方法
第11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5点49分,星期四
(1)物理因素
温度、颗粒尺寸、含水率。
(2)化学因素
有机质含量; C/N比 ; O2浓度 ; P、K和微量元素 ; pH
堆肥化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第12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5点49分,星期四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第13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5点49分,星期四

碳氮比(C/N比)是影响微生物生长最重要的营养因素之一。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对于碳和氮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所要求的最佳C/N比大约在30~35(干重比)左右。在理论上,物料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C/N比也应控制在这个范围。不过由于大部分不含氮的有机物比含氮有机物难降解,所以以重量计算得到的C/N比与微生物实际能够摄取到的C/N比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所应用的C/N比的范围大约在25~50之间,而实践证明:当C/N比为25~35时发酵过程最快。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第14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5点49分,星期四

 C/N比过低
如果物料中C/N比过低,会因产生大量氨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分解缓慢且不彻底,而且超过微生物生长需要的多余氮就会以氨的形式逸散,并可能污染环境;
 C/N比过高
C/N比过高,将影响有机物的分解和细胞质的合成,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到氮源的限制,导致有机物分解速率降低和最终的分解率,延长发酵时间。同时,若是以C/N比过高的堆肥施入土壤后,将会发生夺取土壤中氮素的现象,产生土壤的“氮饥饿”状态,导致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总的情况是:随着堆肥发酵的进行,其整个过程中的C/N比呈逐渐下降趋势。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第15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5点49分,星期四

 堆肥原料中C/N比的调整
为保证成品堆肥中一定的碳氮比和在堆肥过程中使分解速度有序地进行,必须调整好堆肥原料的C/N比,适合堆肥的垃圾C/N比为20~30。一般初始原料的C/N比均高于最佳值,调整的方法是加入人粪尿、畜粪以及城市污泥等调节剂,使之降至30以下。
当有机原料的碳氮比已知时,可按下式计算所需添加的氮源物料数量。
K =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式中,K为混合源中的碳氮比,通常其最佳范围值在配合后为35:1;C1、C2、N1、N2分别为有机原料和添加物料的碳、氮质量数。
第16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5点49分,星期四

全氮的测定
全氮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有首先利用铬粒将硝态氮还原为铵态氮,其次用浓硫酸将有机氮化合物水解成简单氮基酸,再用氧化剂将氨基酸转化成氨进行测定。
全碳的测定用***钾法,利用碳的还原性,借助于氧化剂***钾将其氧化,过剩氧化剂用硫酸亚铁溶液回滴,以消耗的氧化剂量计算所氧化的碳量。
堆肥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
第17页,共35页,2022年,5月20日,15点49分,星期四

由于水是溶剂废物中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以及合成微生物细胞质必不可少的物质,所以堆肥化物质中必须维持一定的含水率。
 堆肥中水分的主要作用在于:
溶解有机物并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以调节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