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将执行力“执行”起来
19世纪的一场战争、一封没有地址的信、一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让美国陆军中尉安德鲁·罗文成为执行力的符号性人物,他的精神特质是:忠于托付,迅速行动,全力以赴。
让我们来重温一个中国的故事:
蜀之将执行力“执行”起来
19世纪的一场战争、一封没有地址的信、一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让美国陆军中尉安德鲁·罗文成为执行力的符号性人物,他的精神特质是:忠于托付,迅速行动,全力以赴。
让我们来重温一个中国的故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故事无外乎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为”即执行力。
执行力是衡量执行水平高低、执行者能力大小、执行效果好坏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执行者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把组织战略、规划转化成效益、成果的行为能力。
对一般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于领导者而言,执行力即领导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组织的力量,是竞争力和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对政府而言,执行力就是行政能力和公信力。
与“为”对应的,是“不为”,即无执行或执行不力。
当前,执行力不足已是执行力的最大问题:抗令不行、有禁不止、逃避执行、歪曲执行、附加执行、盲目执行、选择执行、机械执行、被动执行、越位执行、虚假执行、错误执行……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一个地方的发展,仅有意图、决策、战略不行,更重要的是执行。执行到位,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