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问题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指单位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或管理目标,编制出合理的财务预算方案并予以执行,然后依据预算执行结果作为各部门的方法有效地运用到资金使用过程中。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学问结构较为单一,又不留意后天的连续教育和学习培训,财务人员的专业学问得不到业务所需的准时更新,很多财务人员不能全面把握“零基预算”等科学先进的预算方法,对于国家新颁布的相关法规也缺乏深化的了解。
(三)财务预算的编制质量较低
财务预算的编制是财务预算管理的首要环节,是预算执行和预算把握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仅仅被看成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不能在各部门之间集思广益,编制的时间也比较紧急,导致编制出来的预算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充分考虑到全年的各种收支可能。此外,预算编制的方法也比较落后,照旧有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的本年预算是在上年预算的基础上加减本年的因素得来的,“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得不到实行,这就使得编制出来的预算不能真正反映各部门的预算需要。
3
(四)预算执行缺乏有力的监督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在于为社会供应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只留意社会职能的履行,单位的经营效益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这主要表现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的考核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少单位根本未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考核体系,预算执行的结果未与责任人的业绩挂钩,这就减弱了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的动力与乐观性,预算执行的低效率无疑会阻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财务预算往往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益
当前,由于编制时间紧急、预算编制仓促等各种缘由的综合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往往只看重预算支出总额的把握,而对支出的具体支配及其合理性却不加以考虑。具体表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往往不顾及资金需求的轻重缓急,将资金任凭支配。这就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在后期的预算执行中难度加大,经费挤占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5
(一)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是单位的主体,其财务预算管理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凹凸。因而,要大力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其一,要在单位内部宣扬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强化干部职工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为日后各职能部门乐观参与协作财务部门共同编制财务预算奠定思想基础。其二,要着重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思想工作,利用他们自身的权力和影响力确保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实行。同时,领导层要依据本单位的实际状况组织成立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并授权该委员会全权负责财务预算的编制,并在必要状况下对预算方案作出相应调整。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水平
要从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素养两个层面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养水平。从职业道德素养层面来看,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