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防御性驾驶概述
离、降低车速、鸣喇叭等防范措施。
,又未在左后视镜中出现时,你要警惕他正从右边超车,此时需保持在自己车道行驶,不要盲目靠右。
另外还有将到达的地方,说明你应当放慢车速了。
视力引导时间为 15s,这非常有必要。也就是要让你的眼睛往前看至少 15s 的距离:50km/h 车速时,你必须能看到前 1 个或 1 个半路口;80km/h 车速时,你必须能看到前两个以上路口。可能的话,将视距延伸至 30s,这样你能看远 3 个路口,或者约 800m 的前方距离,千万不要让近距离目标分散注意力。
这样做的好处有:一则,能预见下一步会发生的事以及警惕可能发生的危险;二则, 你有足够的时间作出反应,采取防范措施。同时,你反而会比较轻松,你的车辆会节省成本,你也会更安全。
具体要求:
(1)视力引导时间至少 15s,若有可能 30s。
(2)接近路口信号灯时,合理调整车速,以不停车
最佳。
(3) 注意车载重量、 净高与前方悬挂物体高度的关系。
(4)夜间行车时,要观察前照灯覆盖以外的区域。
第二个守则洞悉四周
为什么要使自己视野更宽广呢?
(1)确保你能获取足够的信息。
(2)你能预见其他物体的动作。
(3)给自己预留作出反应的时间。
(4)如果你跟前车太近,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你将措手不及。
(5)如果你保持适当的距离,你就能轻松地按自己的意愿去驾驶。
如有必要,驾驶员须不断改变车辆位置以增大视野,应当每隔 5 ~ 8s 扫视侧、后视镜以洞悉四周的情况,留意相关和不相关的物体,不管是前面还是后面的车况都要留意,只有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才好应变,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至少4s的跟车距离。
我们来看这几个例子。
这辆小型客车在经过公交车的时候没有能洞悉左前方的情况,没有提前减速,所幸的是这辆小型客车速度不快。
这个例子是在高速公路出口的位置,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视角是行车记录仪拍摄的,如果你是这辆车的驾驶员你会怎么处理?
我们再来看这张图片,大家认为这张图片里面哪辆车的处境比较危险?
第三个守则 视线灵活
如果你使用了前面两把钥匙,你就能够看到前后左右,但这还远远不够。保持眼睛移动至关重要。人的视觉能力分为边缘视觉和中心视觉两种。边缘视觉很宽广,可高达
180°。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可以用边缘视觉来感觉物体或现象的存在,即预警系统:再用中心视觉来辨别是否有危险,即辨别系统。中心视觉非常 狭窄,只有 3°,可用来辨明物体的特征。长时间使用中心视觉凝视某一物体,人会产生“凝视”或“盲视”状态,从而失去边缘视觉。这是非常危险的!
具体要求:
总是不停地东看西看。避免发呆凝视和专注凝视。
比如在红绿灯路口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红绿灯的读秒,也不要低头玩手机。
(2)用中心视线扫描以获得较宽的视野。
(3)快速浏览你能看到的所有的物体。
(4)不要看某一种物体超过 2s。
(5)当你要经过路口时,不停地看的同时别忘了观察后视镜。
同时开车的时候也要避免分心。
第四个守则留有余地
前面三守则旨在培养驾驶员看远看宽的好习惯。这第四把钥匙能让驾驶员远离麻烦。紧急情况发生时,你的周围要足够安全,现实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是:驾驶员经常让自己钻在“笼子”里或者尽管有空间,但驾驶员不知道在哪及有多大。当然,要营造足够的空间是非常难的,这要求我们做到:避免在车群中行驶、保持四周合适空间、预估他人的行为、容忍礼让其他车辆及行人。
(1)前方:确保 15s 视力引导时间和 4s 跟车距离。
(2)左右:适当调整车速、车道,避免“凑堆”。
(3)后方:礼让后方的车辆超车。
(4)路口停车时,如果处于第一位,应当距停车线半车距离;处于中间或后面位置时,离前车一车距离。当绿灯亮起启动车辆时,最好比其他车辆慢 2s。
首先要避免在车群中行驶,尤其当你驾驶一辆小型客车的时候尽量避免夹在两个大车中间行驶。要确定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给自己留好逃生路线。在两个大车中间行驶,一旦有任何情况,前方大车紧急刹车,你接收刀信息也紧急刹车,也许你能保证
不追尾,但是你们保证后面的大车刹车性能跟你一样好?万一你被追尾,这可比你追尾别人危险的多,尤其后面还是辆大车,对着你的车屁股亲密的来一下,后果可想而知。
同时在驾驶的时候也要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有一定的预估,比如超车、变道、刹车等等,这些看似非常平常的行为可能把你带入非常危险的境地。超车不鸣笛、闪灯、打转向的,变道不打转向的,还有个别刹车灯损坏没有及时修理的,这些情况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遇到过,有些行为甚至经常发生在在座的各位身上。
留有余地就是要求我们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