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新学期篆刻教材.doc

格式:doc   大小:4,073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学期篆刻教材.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2/8/12 文件大小:3.9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学期篆刻教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篆刻
枣庄29中小学部篆刻选修班
二○一五年三月
目 录
前言
一、篆刻初步
1、什么是篆刻?
2、篆刻艺术与是有时效果不是较好,即难以十分清晰。但如果用浓黑磨墨上印,效果较好,但又太费工夫。
第二种是直接将设计的稿子用铅笔或毛笔反写在印章上。也可对镜反临上印。就是把写好的印稿面对镜子,再看着镜子里的反稿临写到印材上。
第三种用墨将印面涂黑,以刀当笔将印文写上。
总之无论用哪种措施,都不也许一蹴而就,要反复实践才行。

(图二写印稿) (图三墨涂印面) (图四刀代笔写印稿)
3、执刀

(图五执刀) (图六握刀) (图七抵刀)
4、刀法
印稿设计好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镌刻了。起始阶段只能照壶画弧、精雕细刻,等抄刀久了,自然而然就快了。抄刀之法自古以来无定法,有切、冲、拉等等。工具也因人而异,初学所用刀具一般以合金平口钢刀为好。固然也有用斜口刀的,那就要看各人喜好和习惯了。
(1)切刀法:
刀之一角着石,用力下切,提刀,衔接刀痕再下切,反复用之。
在线条体现上有单刀和双刀之分。
单刀:刀杆直立,在笔画之中下刀,刻细白文用之。双面崩恨。
(图八用刀)
双刀:刀杆稍向外倾斜,在笔画两边沿下刀,刻粗白文、朱文用之。
双刀刻白文,先就笔画右边由外向里切去,然后旋转印石,再就笔画另一边由外向里切去,将笔画切净。双面光洁。
(图九用刀)
双刀刻白文,先就笔画中切去,然后沿笔画右边复刀,旋转印石,将笔画切净。一面光洁,一面崩恨。
(图十用刀)
双刀刻朱文:先就笔画左边切去,然后旋转印石,再就笔画另一边切去,将笔画之外切净。双面光洁。
(图十一用刀)
★ 无论横笔侧笔一例视同竖笔,旋转印石以就刀势。
★ 初学者多用此刀法为宜。
(2)切刀练习


(图十二切刀练习)
(3)冲刀法   
  冲刀法的执刀措施可以用五指、三指握拳式三种措施,其特点是刀刃在印石上以冲走运营的方式镌刻线条。在运刀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起刀、行刀和收刀的体现措施和规定。
①起刀:用刀角自右向左入石,刀柄与印面呈三十五度角状。角度太小,刀身会碰擦印面,手指易接触印框;角度太大,刀刃与印面垂直,也难以着石,运营不易。
②行刀:刻刀运营时,要控制好角入石的深度,运刀要保持运力平稳,不要太浅,太浅者刀迹浮滑,纤弱无力;太深会使刀角陷入石中,难以再运营。若不注意隐入石中,应提起重新调节角度,再行运刀。冲刀的速度也不适宜过快、过猛,否则会导致线条破碎,并且难以收刀。运营时要用无名指抵住石章的右侧,以控制刻刀的适度冲力,避免刻刀滑出。
③收刀:要适可而止。做到胸有成竹,及时收刀,不要使刀尖超了界线,锋芒毕露。同步,还要避免因用力过猛而使刻刀冲出限度,破坏其他线条,甚至刻伤左手。用力要稳健,保持及时能放能收,行则有力,停则立止。
④冲刀与切刀,因用力不同,产生的艺术风格不同。冲刀的线条稳健挺拔、流畅自然,刀法力度强烈,给人以运刀如笔的感觉。
⑤切刀的线条一刀一痕、顿挫起伏,老辣痛快,较前者更为灵活,易于体现线条的变化。篆刻执刀要避免采用象执钢笔的三指斜式执刀,其线条力度差,容易 “走刀”。
(4)运刀:
单刀刻白文印时,每一笔画基本上用一刀刻成。运刀须坚决力猛,刀过之处,不滞不涩,内缘平齐,外缘粗糙,不加修琢,自然成趣。
用刀要注意如下三点:
准:用刀时必须仔细看准笔画的边沿,不能马虎。
狠:用刀要像大力士举重同样,有气魄,一气呵成,以达到痛快淋漓的效果。
匀:和写字同样,要有起笔、收笔,行刀时要匀,一刀究竟,收刀时,宜稳且慢,一则合乎收刀规定,二则避免失刀伤手。
第五学时
篆刻的章法
因材附形、因字附形、法无定法。因材是根据印材的形状大少进行设计;因字是根据字之自然走势、笔画多少而进行设计;但原则上是镌刻竣工后,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进行欣赏和阅读。其她形式也不少,但不是常态。
1、平正、匀落
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
2、疏密统一
古人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措施解决,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巧拙、粗细
印章的风格应倡导多样,“巧”“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追求“巧”不能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