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苏东坡诗词中的禅酒意境(下).doc

格式:doc   大小:10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东坡诗词中的禅酒意境(下).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1 2017/7/21 文件大小:1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东坡诗词中的禅酒意境(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东坡诗词中的禅酒意境(下)
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到七年任杭州通判,三年间写了大量咏西湖的诗,这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从全诗的气氛来看,作者是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来欣赏西湖的,这种喜悦也代表了他在此为任几年的心情。一方面,作者为当地做了一些好事,如疏浚西湖,修筑苏堤等,受到了百姓的支持;一方面守着西湖这样的美景,一有闲暇即可把玩,而且远离朝廷,他的处境比10年后在黄州的日子要轻松得多。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便跳跃着他喜悦的心,满足的心,陶醉的心。这一天他泛舟湖上,游宴终日,早晨刚去时是晴天,阳光明媚;中午后转阴,傍晚便下起雨来。诗人在船上边饮边看,正好把西湖从早到晚由晴转阴转雨的景象变幻看了个够。一会儿是“水光潋滟”,如同淡妆的西施,婀娜摇曳,光洁照人;一会儿是“山色空蒙”,仿佛浓抹的西子,舞姿绰约,如梦如幻。“晴方好”“雨亦奇”,在诗人的醉眼里,西湖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无一不是幻化的精灵,无一不是美妙绝伦。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一个生动的立体,西湖啊西湖,你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水灵灵的精致致的从诸暨飞来的西施吗?诗人以西子喻西湖,是将西湖拥向一个至美的境界,也是将自己的心灵推向一个至美的境界。在禅学里有个端庄美貌、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在人世间有个温柔善良、国色天香的西施姑娘,要是人人都向往美好境界该多好啊!可惜,现实并非如此,以后诗人遭遇一次次风刀霜剑,一次次颠沛流离。但不管怎样,随着诗人这首咏西湖诗的名扬天下、流芳百世,西湖也以西子湖的盛誉名扬天下、百世流芳。

七绝?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二首(之一)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诗人于62岁时被最后一次贬放,由惠州贬到儋州(今海南岛之儋县)。虽然这时诗人遭受如此政治上的打击,心灵上也忍受着刚刚在惠州失去爱妾朝云的痛苦,只有第三子苏过随行做伴,初踏天涯,一无所有,但他很快就稳定了情绪,适应了环境,在友人的帮助下构筑了5间泥屋,并同当地的黎族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3年后,即65岁那年,诗人被宋徽宗赦免,开始北上。五月抵达常州,因病体留居,两个月后谢世。这首诗写于64岁时的一天。作者带着酒后的醉意遍访诸黎之家,受到热情款待。归途天色已晚,酒意尚浓,而且地面上“竹刺藤梢”,草木丛生,偏偏迷失了方向,只记得家住牛栏西边,便顺着有牛粪的路径往回返。这是一幅多么可爱动人的醉翁回归图啊!“步步迷”3字活灵活现地摄下了诗人拨竹掀藤,踉跄寻路的憨态。这哪像个才华盖世的大知识分子啊?明明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夫!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