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docx

上传人:mama1 2022/8/1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
  《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的代表作,该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苏菲接受哲学学问的过程,揭示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下面是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苏菲方龙的传人,更不是好莱坞的天才剧作家。他的家乡在遥远而安静的北欧——挪威。令人难以置信,在几乎没有任何哲学底蕴的冰天雪地,却诞生了一位宏大的哲学作家。当然还有他那部震颤了哲学界的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
  假如你是一位书迷,那么至此你确定猜到了。是乔斯坦&贾德带着我们走进《苏菲的世界》探究高深的哲学。作家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年少的苏菲跟随着一封封神奇的来信,不知不觉地起先了她的哲学课。我们也仿佛如苏菲一样沿着历史的踪迹阅读历代哲人的精辟论述。而正值我们略显乏累之时,本书的副线却又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我们沿着苏菲的踪迹找寻神奇的老师和从未谋面的席德。主线与副线自然交织,浑然天成,足见作家艺术修养之高。但更令我们叹为观止的则是:作家敏捷而娴熟的运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解并描述哲学家的故事、分析哲人的观点、探究哲学的真谛。《苏菲的世界》是将艺术与学术完备结合,通过我们熟识的载体传达我们生疏的信息。
  读者仿佛又回到了古希腊,倾听苏格拉底的训诲;如同置身于中世纪的古堡,见证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尽情沐浴文艺复兴的和煦阳光,沉醉于巴洛克剧烈反差的艺术氛围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觉真理的宏大和艺术的魅力。随后,穿梭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硝烟中,体会现代哲学的曙光。面对笛卡儿、史宾诺沙、洛克、休姆、柏克莱等一连串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心中的崇敬之情,启蒙运动的先驱便闯进了历史的大舞台。飞速发展的工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崭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学巨人。黑格尔、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兰西人的浪漫发挥到了及至。而后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三位伟人、三部巨著掀起了三个领域的革命巨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先人把一个又一个不解的哲学命题留给了后人,把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佳品赐予我们。哲人用艺术的口吻教育生灵,文人用理性的笔触感染灵魂。我们的祖先在遗留珍贵精神财宝的同时,更把弥足宝贵的鉴赏之道传授于世。贾德是继承者,而不是始作者,但《苏菲的世界》的的确确是崭新的世界。那是才智的世界、梦幻想的世界、仰慕的世界、感叹的世界。贾德使我们有幸一睹哲学之貌,愿他的后人能见哲学的精髓!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200字(三)
  都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精彩的哲学普及读物,一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然而本文,却要写给不仅仅作为哲学史的《苏菲》。是的,《苏菲》远不仅仅是一本哲学普及读物,它本身就是哲学的思索。
  作家总尽力要让自己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苏菲》的作者乔斯坦却有意不想如此。作者有意先让我们读到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验着很多谜一般的事情,也随着神奇哲学家艾伯特慢慢走进了哲学的世界。然后却在作品的中途突然揭示,这多数谜的缘由是苏菲其实是席德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让苏菲自己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但更加别出心裁的是,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抗拒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了席德与她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苏菲的世界》不仅是哲学普及读物,它是一个一般的哲学老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苏菲的世界》原著的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我却以为它真正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这是一个绝妙的映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地生活着,并没必要思索存在抑或是虚无,然而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爱才智,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至惊惶地发觉竟无法证明自身的存在,发觉一切都可能是虚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映射。“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接到的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先哲固执地提出的,他们不甘心仅仅活在这世界中,他们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正的存在。从泰勒斯至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才智”,不是“才智”而是“爱才智”,便是意味着或许他们的问题恒久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才智的酷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持续,即使未找到答案,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