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案例:
《识字四》
老师 付梅
案例背景:
《识字四》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文。编者独具匠心地将14个生字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情景,读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为我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来.(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之后,我又说道:“看你们表演得这么好,小动物们都为你们快乐!他们坐上了小火车,要和大家玩接火车的游戏呢!”我举起写有“半空展翅飞"、“花间捉迷藏”等纸条“车厢”,孩子们将它贴到相应的小动物名字的后面。全班拍着手把“火车”完好地读一遍之后,我又问:“在这首儿歌里,除了小动物的名字外,你还认识了哪些字呢?”学生们通过交流,又收获不少。(精品文档请下载)
在学写生字后,我神秘地对他们说:“今天,我们的动物朋友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呢。它们就藏在头饰里,你快找找吧!”学生们摘下头饰,在夹层中找到了一些纸条快乐地念了起来:小狗门前汪汪叫、小兔地上蹦蹦跳
……我又启发他们:“学习了《识字4》这首有趣的小儿歌,读了小动物们送来的课外资料,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们有的谈了识字收获,有的谈了读书收获,有的孩子提出也要学着编几句儿歌。我就势说道:“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到课外书中去理解我们的动物朋友吧,把你观察理解的资料可以画下来、写下来,还可以剪下来、贴下来,,再一起交流吧."短短的40分钟,就这样飞一般地过去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经历反思:
本节课表达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先进理念。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新课标中提出要使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重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迫,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一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天真好奇爱玩好动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多种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和谐。孩子们兴趣盎然地主动学习,。(精品文档请下载)
本节课我设计了““找头饰”、“挑名片”、“交朋友”、“打招呼”、“大转盘”、“照镜子”、“接火车”、“收礼物”等几个游戏活动。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会了汉字、、生字笔画较多,孩子的记认方法可以采取整体记认法,根据学生记认生字的特点,我设计多种游戏活动使生字反复出现,这样防止烦琐的分析,既节约了时间,又进步了效率,这也是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学忆规律。一回生,二回熟,学生通过反复和生字见面,记认率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精品文档请下载)
本节课头饰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学习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课的起始,孩子们戴上头饰,自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课中,小组合作读书,孩子们把自己当作头饰下的小动物,读描写自己的那一句,自然而生动。课终,孩子们从头饰中找到纸条,对课下的拓展学习起到了引领作用。(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创设情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才能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能"是新课标中一重要的理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