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提高流通产业竞争力观点述评.docx

格式:docx   大小:14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提高流通产业竞争力观点述评.docx

上传人:hqqs11 2022/8/14 文件大小:1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提高流通产业竞争力观点述评.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提高流通产业竞争力观点述评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提高流通产业竞争力观点述评
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集团。其销售规模、盈利能力、网络控制能力将大大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部分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使这些企业在中国流通产业产生龙头带动作用并到国际市场上去进行竞争。
  流通产业改革目标
  中国流通产业,该怎么走?根据2002—2003我国商贸理论综述和2004入世保护期满后中国商业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及有关中外文献的计算机检索看来,已经形成了加速培育和发展流通产业大型企业集团的共识,并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探讨。
  赵洪斌(2004)进一步区分为产业绝对竞争力,产业相对竞争力。当前流通产业的问题恰恰说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绝对竞争力失缺以及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的相对竞争力失缺。蔡柏良(2004)提出了流通产业资源禀赋优势是网络资源观点。宋则(2003)归纳了“批发****”的新动向,一是批发资本多元化,制造业资本和零售业资本均大量快速注入批发领域;二是批发企业模糊化,不少企业的法律存在形式是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而实际上从事大量的批发业务;三是经营机构大型化、职能综合化,通过大额订单控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能力增强;四是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大量的事实充分说明,大批发商的培育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在产业中的作用来自于两条渠道,其一是经济学理论。包括:价值链理论(波特,1985)。将企业所有这些活动波特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价值链理论可用以指导批发、物流、零售等环节相互关系,说明流通产业集团组成要素是缺一不可的。蔡柏良(2004)认为,流通战略联盟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联盟。进一步说明流通产业价值链有多种实现方式。企业能力理论,该理论可以说明批发、物流、零售等环节的密切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大流通网络经济效益。合作竞争理论()。这一理论可以说明应对外商入侵本土市场,我国民族商业必须加强联合抵御外来入侵。刘建湖(2004)认为:“培育具有超强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商业企业缺乏成熟的政策与市场机制,这些不利因素均将对国内商业资产有效抵御或对抗蜮外商业资本渗透构成了显性的安全隐患。”陈中浩(2004)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一是要善待它。二是学****它。三是利用它。四是胜过它。”交易费用理论(科斯,1937)。建立大型、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理论依据正是因为科层组织管理成本小于集团内部企业通过市场的交易费用。稳定双方交易,减少签约费用和降低履约风险,顺应了企业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陈耀(2004)将上述理论总结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战略联盟。
   其二是商品流通理论。产权制度改革论。万典武(2003)认为,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商业企业现代化的基础。这一观点能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但是有悖于商务部提出的在5-8年建立流通产业“航空母舰”的目标,解决国有股比率偏高的措施不是减少国有股,而应是增加民间股的比重。中国民营资本发展时间短,单靠民间资本很难培育大型流通产业集团,因此,国有股的转让应是流通产业集团军建立以后的应对措施。大型流通集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