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军民深度融合培养预备役人才对策探讨.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军民深度融合培养预备役人才对策探讨.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8/1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军民深度融合培养预备役人才对策探讨.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军民深度融合培养预备役人才对策探讨
 
 
刘是可+张旭
摘 要:军民深度融合培养预备役人才,必须紧贴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创新编组模式、分级多元培训、遂行多样化任务和完善法规制度多种途径,发挥人才培养整体效大化。
二、在分级多元培训中提升能力素质
坚持需求牵引、多渠道全方位育才,是预备役人才军民融合培养的重点。应紧贴形势任务,创新完善制度机制,确保预备役人才军民融合培养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落实。
(一)“依托式”借力助训
着眼用好优质国民教育资源为预备役人才培养服务,预备役部队与驻地高校建立协作关系,协调高校以军政理论、国际形势、思维能力培养和现代科技信息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开办函授、电大学习和各类短期培训班,着力提高预备役人员思维层次、理论积淀和科技素养。
(二)“分层式”基地轮训
区分预任师(旅)团领导、营连干部和士兵等不同层级,分别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和内容,分期分批在训练基地进行集中轮训或岗前培训,采取学、训、考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各类人员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快速转化。
(三)“见习式”跟研跟训
协调选送相关专业技术骨干,到装备器材生产厂家一线见学研习,请专家和技术工人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熟悉掌握装备操作和维护技能,在研、产、修、训具体实践中,培养一批精专业、通性能、会使用、懂维修的行家里手。
(四)“全员式”网络普训
优化完善网络环境,研发军地兼容的一体化网络教学平台,牵手新媒体开设“网上大讲堂”“预备役学术论坛”等栏目,及时推送学习内容,倡导预备役人员广泛开展全员参与、开放共享、自主互动的在线学习,切实增强学习培训的普及率、吸引力和实效性。
(五)“课题式”攻关带训
针对预备役部队建设重难点问题,军地抽调精兵强将联合成立若干课题组,使其在参与选题申报、筹划设计、调研论证、集智攻关中,开阔思维视野,厚实知识底蕴,增强岗位本领,达到以课题研究牵引人才培养、锻炼骨干队伍的目的。
(六)“订单式”重点培养
对于预备役部队建设紧缺、急需专业和高技术岗位人才,可借鉴“装备订制”“士官直招”等有效做法,由预备役部队与地方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或装备厂家依据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量身定做教研时间、内容和办法,精确培养预备役部队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三、在遂行多样化任务中不断淬火加钢
重大任务是检验部队战斗力和锤炼人才队伍的有效载体,也是考察识别人才的“试金石”。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军地联演联训和联合执行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重大任务成为常态。应充分利用预备役部队地处军地结合部、联合遂行任务多的优势,深入挖掘人才培养潜能,在军地资源整合共享、军地行动同频共振中,寻求预备役人才培养效益新的增长点。
(一)历练运筹帷幄的联合指挥人才
军地联合行动,关键在“联”,重点在“合”,同时也为培养联合指挥人才提供了平台支撑。结合军地联合遂行重大任务,建立完善预备役联合指挥人才选拔、培养和储备制度,有目标、有计划、分步骤重点培养,从任务筹划部署、要素调配使用、行动协调配合等多个方面,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特别是指挥员的战略思维、运筹决策和联合指挥能力。
(二)锻造能参善谋的复合型参谋人才
军地联合遂行重大任务成效,与参谋人员联合素养密切相关。通过连贯实施军地联演联训或应急救援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