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护理安全管理规定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诊疗过程中的查对管理
二、建立使用腕带识别制度实施交接者应为在班注册护士,交接应在病人妥善安臵完毕后进行。 (四)、病区用药
病区用药安全的管理
结合本病区专科特点,规范药品的名录、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等;毒、麻、精神类药管理应符合法规要求,严格“五专”管理和登记。
高浓度电解质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的氯化纳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剂等高危药品原则上不存放在病区,因工作需要备用的必须单独存放,存放位臵贴上全院统一的醒目标记。
病区的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臵,药物与标签要做到定位对应,各类药物有全院统一的醒目标记。
病区应根据收治病种建立需要重点观察的药物种类及名称,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及时更新需要重点观察的药物种类,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必要时与临床药师联系提供用药指导。
5、严格核对处方、医嘱、治疗单、服药单等,执行前注意询问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类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处方、医嘱等。
6、查验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不得使用。注射给药要注意液体颜色、纯净度、瓶口有无松动、裂缝。
7、进一步完善药物配伍安全管理,不使用搭桥方式输液,采用多组药物配伍使用时,应确认药物的配伍禁忌,控制输液流速,预防输液反应。注意服药、注射、处臵后的不良反应。
严格执行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护士要及时巡视病区,询问患者有否输液的不良感觉,如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拔针、请示医生、作好相应处理并作好记录和报告,护理部接到呈报后即刻到病区(夜间护士长总值班要到达病区)协助处理。
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10、加强冰箱内药物存放、使用与管理,定期进行核查,冰箱内不得存放任何食品与私人用品。
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管理
建立日常诊疗活动过程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无特殊情况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实施治疗或处臵。
实施紧急抢救执行口头医嘱时,需严格执行第三人查对制度,并正确记录医嘱下达与执行时间,确保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的一致性。
抢救危重患者时,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先向医生复述两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用过的液体瓶、安瓿应保留至抢救结束,确认核查并记录后方可遗弃。
4、已执行的口头医嘱,原则上应在2小时之内完成医嘱的补记工作,医生离开现场之前,应及时补记口头医嘱于医嘱单上并签名,执行护士应确认。
5、特殊药物如剧毒、麻醉等药物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6、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将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科室、电话、姓名、报告时间记录于“危急值”报告记录本,同时进行复述确认;转交医师时,应在专项记录本上注明转交时间和医生姓名。
已执行的口头医嘱,原则上应在2小时之内完成医嘱的补记工作,医生离开现场之前,应及时补记口头医嘱于医嘱单上并签名,执行护士应确认。
特殊药物如剧毒、麻醉等药物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接获的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的将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科室、电话、姓名、报告时间记录于“危急值”报告记录本,同时进行复述确认;转交医师时,应在专项记录本上注明转交时间和医生姓名。
加强手卫生的医院感染管理
有计划的开展护士手卫生培训,贯彻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配臵安全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保障措施有效,提高洗手依从性。
2、在以下情况下必须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处理污染物品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加强无菌物品、器械安全管理
全院可复用的物品器械实行集中统一清洗、消毒、灭菌、管理,收污送洁。
消毒供应中心准备器械包时,双人查对名称、数量、清洁度。发放器械包时,双人查对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包装完整。收受器械包时,双人查对名称、数量、处理情况。高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在使用前要查验化学指示胶带(卡)是否达标。
3、临床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保证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