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1、项目概况 2
2、防护、绿化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计划 4
四、人员、机械安排 4
1、人员安排 4
2、机械安排 4
五、施工方案 5
1、向均采用跳行 布置,底 部第一根锚杆采用主锚杆,主锚杆、辅锚杆的布设及间距如下图所示:
镀锌铁丝网安装
采用直径© 、网目尺寸为5cm的机编镀锌铁丝网,顺坡面满铺且与主锚
杆、辅锚杆绑扎连接。若采用© ,在尾部2cm的部位设置 有 凹槽用于镀锌铁丝网的绑扎固定。
固定网应由坡顶至坡底贴近坡面铺挂,坡顶部位应预留超过坡顶800mm,顶端用主 锚杆固定。 固定网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植生板、植生格安装
植生板采用T型植生板(规格为厚与宽5cm x 1cm ),垂直于坡面并固定,
T型植生板的长度应根据坡面凹凸起伏确定,T型植生板与坡面不应有架空现象。
T型植生板应成水平成排布置,行间距一般为300mm 500mm,根据坡面的坡度大小调 整。T型植生板应与固定网绑扎牢固,不倾翻、不松动。
植生格采用成品,在浆砌片石菱形网格内尽量布满。
人工土壤与育苗基质喷播施工 人工土壤、育苗基质喷植应采用专用设备湿喷喷播方式,人工土壤应覆盖全
部种植坡面。喷播完成后的喷播厚度植生板(植生格)上面部分为5cm,植生
板(植生格)下面部分为1cm,并应覆盖铁丝网80%以上,较大凹进部位可填 入塑料编织 袋袋装人工土壤,育苗基质应均匀覆盖全部人工土壤。
根据贵州省地方标准《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规范》,人工土壤的组成为营养 土、泥 炭土、锯木粉、稻草屑、有机肥、喀斯特(KST灌木护坡专用添加剂,配置的投料顺序 为:水一营养土一泥炭土-稻草屑一锯木粉一有机肥一喀斯特
(KST灌木护坡专用添加剂;育苗基质的组成材料为营养土、泥炭土、锯木粉、稻草 屑、有机肥、喀斯特(KST灌木护坡专用添加剂、种子,投料顺序为:水一营养土一泥炭 土一稻草屑一锯木粉一有机肥一喀斯特(KST灌木护坡专用添加剂一种子。因此,人工土 壤及育苗基质同时拌制,所需材料的配合比按照设计 图纸,如下所示:
植生板人工土壤及育苗基质工程数量表
单位: 1000 m2
项目
单位
数量
种子
kg
19・4
水
m3
88
耕植十
m 3
有机肥
kg
1847
泥炭土
D --
1
11200
木质纤维
38 31
稻草
kg
3890 1
KST添加剂
kg
534 1
锯材
3
m
1 806
植生格人工土壤及育苗基质工程数量表
单位: 1000 m
项目
单位
数量
种子
kg
19・4
水
m3
88
耕植十
m 3
有机肥
kg
1847
泥炭十
kg
11200
木质纤维
m 3
稻草
kg
KST添加剂
kg
用水宜米用池塘水、河水,应严格控制投料顺序和用水量,搅拌机械即为专
用喷播车,搅拌时间主要根据材料拌合均匀并达到喷播要求的和易性为准。
按照设计图纸,种子配比如下所示:
植物种子配比表一
植物种类
白三 叶
狗牙根
刺槐
多花米
盐肤木
马荆
黄花槐
紫穗槐
合
计
数量(g/ m2)
5
10
7
注:该配比用于除
K8+320-K8+390 (该段为临时边坡)外的
勺全部边坡;
植物种子配比表二
植物种类
白三
叶
狗牙根
多花米
咼羊茅
火棘
胡枝
子
大翼
豆
野花组
合
合
计
数量(g/ m2)
5
5
4
6
11
注:该配比用于K8+320-K8+390 (该段为临时边坡)段边坡;
待喷播完成后,在每一级边坡坡底平台上方 米内扦插迎春或蔷薇,植生 板段扦插 迎春,植生格段扦插蔷薇。
养护
喷植育苗基质后3日内应遮荫浇水和防止暴雨冲刷, 然后根据气温、雨水、 灌木种 类等情况适当浇水直至灌木种子发芽。
验收
喷植人工土壤前,应对材料、坡面处理、护坡构件安置验收,灌木护坡工程 应进行分
部验收,养护之前,应对人工土壤喷植与育苗基质喷植分别验收。
六、质量体系及验收标准
1、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下所示
<£老讣人:丁占 ti
k:
V r m; ft 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