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谈艺术戏曲舞台与服饰.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谈艺术戏曲舞台与服饰.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7/23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谈艺术戏曲舞台与服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艺术戏曲舞台与服饰
谈艺术戏曲舞台与服饰
戏剧本质上讲乃是一种再现性的艺术,就是戏剧应该让模仿者化身任务,用动作来模仿,竭力把剧中情景摆在人们的眼前,这样才能让人们看的清清楚楚,仿佛置身于发生时间的现场中,这就是舞台艺术。下面我要谈的就是舞台艺术与服饰的连接关系。
戏曲服装如果离开了戏剧内容离开了演员的唱作表演,它只是一件衣服,也可以讲是件工艺品。服装要表现出个性,但这种表现是有一定的限度,还应当考虑人物的个性特征。这在现代戏曲中反映的特别强,比如曲剧《酷情》中三个媳妇的服装反映出三个人得人物性格,恶、毒、善。首先,我们明确地认识到服装设计必须从生活中出发,它来源于生活,并又高于生活。只有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艺术加工,才能展现在艺术舞台上。
如何决定一个角色服装的套数,什么时候换服装,一个角色在整台戏中应该换多少次?一般地说服装套数的多少,应该从剧情出发,从剧情中加以考虑。可是有些演员曲解了这种情况,来为形式主义和唯美自我炫耀,在舞台上大翻行头我的角色身份是富有的,家里怎么怎么有钱。如果服装换的不多,就显示不了人物等。按剧情的需要来换服装,当剧情的时间、地点、内容变动,服装也就是要换了。一般什么时候换?我认为下列情况可以换。
,事隔多年,,或成长了,人物的形象有了很大的变化,服装得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换。
,如升官了、或削职为民、或乔装改扮等,服装也必须随着换。
,或婚、丧、或出征等。
,服装应该有所变换。
有些场合,虽然剧情有点急剧变化,但是也不一定需要变换服装,没有必要而乱换服装,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对戏里起到破坏作用,因此,我们要在设计时很好的研究掌握服装问题,不能让人们随意自流。
再来谈一下戏曲服装的色彩。色彩(红、橙、黄、青、蓝、紫)。传统戏曲服装的用色规律,是有它一定的生活根据。它既然是在一个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对服装式样、色彩有严格的制度。所有臣民必须按照制度不能乱穿乱戴,否则就要犯王法。例如:黄色,只限于帝王、王族们专用,谁要是在当时穿一件黄龙袍,就有谋朝篡位的罪名,是要杀头的。统治者把黄色象征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又如红色,只限于上层社会的将相豪门,红色(包括紫红)成为雍容华贵的代表。在统治者统治之下,劳动人民没有穿黄、穿红的自由。只有在三种情况下老百姓可以穿红。结婚、中状元、最后临刑。戏曲传统服装的色彩多半是反映了当时历史真实的。由于多年来人们对这些历史服装有了一种固定的概念,在今天戏曲历史服装设计中,某些地方还必须遵循它,不能任意否定,不然观众不会批准的。如果皇帝在舞台上让他穿一件绿龙袍,观众不会相信那是皇帝。戏剧服装色彩既要有生活根据,又要作艺术上的加工和渲染。如果机械地生活中原来的样子,无分析地搬上舞台,那就不是舞台艺术了。如我团演出的《红娘》论当时的生活实际情况,它不可能像舞台上穿的那样美。但我认为红娘是个富于热情,有正义感,那样机智、勇敢,如果不用较为鲜艳的色彩,是不足以表达红娘的性格人物的。因此我在设计服装时,用了大红、橙色、玫红色,内穿粉红。显出了红娘的活泼可爱。所以红娘可以美化。但从总的艺术效果上来看她还是丫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