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管道补口补伤施工方案
西气东输淮武支线管道工程第三标段线路工程
管道补口、补伤施工方案
编 制: 量应达到Sa 2 1/2级要求,锚纹深度50-75μm。
除锈完毕后应将焊口及焊口两侧涂层上的粉尘清除干净。
对隧道内等特殊地段,喷砂设备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取得业主和监理代表批准的情况下,可采用电动钢丝刷除锈,处理后达到St3级。
1
图-1 管口加热
预热、测温
点燃火焰加热器,调好火焰长度和温度,以火焰不冒黑焰为宜。
管口加热时,应转动环状火焰加热器,使加热应均匀,特别是钢管底部与侧面的温度应一致,加热方式参见图-1。
加热后,用红外线数字测温计测量管顶、管侧、管底4点温度。加热温度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达到预热温度后,涂抹配套底漆。
热收缩套(带)安装
预热温度达到要求且涂抹底漆后,应迅速安装热收缩套(带)。其轴向搭接和环向搭接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参见图-2。
对热收缩套(带)加热
将热收缩套(带)定位后,用火焰加热器从中间位置沿环向均匀加热,使中间部位首先收缩。
烘烤热收缩带时,宜采用四人从中央部位向两侧均匀移动加热,从管底到管顶逐步时热收缩套(带)均匀收缩用滚子滚压平整,将空气完全排出,使之粘接牢固。
待热收缩带收缩完毕、全部紧紧贴合后,轴向接缝和环向接缝有粘胶均匀
图 热收缩套加热图
3
4
5
图 热收缩带安装程序图
2
溢出时,即可认为热收缩套(带)安装收缩完毕见图-5,图。
目视外观检查
补口处应光滑平整、无皱折、鼓泡,涂层两端坡角处与热收缩带贴合紧密,不留空隙。
同向环向缝及固定片接缝均应被粘胶充满溢出。
表面不应有烧焦碳化现象。
电火花检漏
表面检查合格后,用火花检漏仪进行检漏,检漏电压满足设计或产品规格书要求的电压,无漏点为合格。
填写补伤通知单
若和项目检查不合格,则应用色笔标出需做补伤的部位并填写补伤通知单,该补伤通知单应该具有下列内容:桩号里程、损伤类型、损伤位置、几何尺寸、面积、损伤数量以及补伤片大小。
三层结构PE补伤
直径不大于30mm的损伤,采用补伤片补伤。
直径大于30mm的损伤,先采用补伤片补伤,然后用热收缩套包覆。
清除损伤处的泥土、油污等,用钢丝刷或类似工具将损伤处周围涂层打毛,打毛面积应向伤口边缘外延伸150mm以上见图-1。
用火焰给清理好的表面加热,加热温度用红外线数字测温计或感温变色条测量控制(约60℃~100℃)。
对直径小于30mm的损伤,可用空心冲头冲孔,然后用补伤片进行补伤。补伤片的大小,以补伤边缘距损伤边缘距离不小于100mm为准。给补伤片加热,戴上耐热手套挤压补伤片将空气全部排出,补伤片周围应有粘胶均匀溢出。
对于直径≧30mm的损伤,在清理后将损伤处切成圆形边缘并带有坡口,然后涂上胶粘按照补口的的方法在补伤处包覆一条热收缩套(带)。
补伤处的外观质量和针孔检漏应符合规范要求。
环氧粉末补口
按业主规定的规范标准执行。
液体环氧涂料补口
按业主规定的规范标准执行。
1
2
3
4
5
6
2-10 补伤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