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3篇.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3篇.doc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2022/8/19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3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3篇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一: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抽象数的大小时有肯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1-5各数,有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以建立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3篇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一: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抽象数的大小时有肯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1-5各数,有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根底上再来引导学生比拟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猴子是小朋友喜爱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学问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忙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把握比拟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白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头,学生不但要学****运算符号“+”、“-”,还要学****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把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熟悉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肯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的外形是怎样的?开口朝哪边?尖尖的呢?引导学生用形象易懂的语言去记忆三种符号。“两边数字一样大,中间填‘=’”,“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 “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等。等学生已理解后,我设计了一个小嬉戏:“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最终安排补充练****以加深学生对符号的印象,并会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一年级比大小教学反思二: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比大小》(1085字)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比大小》
太多的收获令我感动,课堂上学生对学****内容的***和热忱着实令我动容,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我将自己完全置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一、课堂成为学生呈现自我的舞台。
教学伊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题,创设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利用教材所供应的情景图,引发具有思索行极强的问题“认真观看,哪盘鸡蛋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一经抛出,即刻触动了学生思索的兴趣,听听孩子们的答复“只需要比最终一排就可以了,由于前几行都一样多”,“教师,第一个盘子的只空了两个格,其次个盘子空了四个格,所以第一个盘子的鸡蛋多”“教师,我能很快的数出每盘鸡蛋的个数,我5个5个地数,很快”就在这七嘴八舌中,将一个看似简洁的问题,使其立即变得鲜活而灵动。同时更从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