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台山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调查表
城市避灾绿地规划,当地震、火灾和洪水等灾害发生时,城市中能用于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市民短期生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台山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调查表
城市避灾绿地规划,当地震、火灾和洪水等灾害发生时,城市中能用于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市民短期生活的绿地空间。由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组成。
一级避灾据点:小型绿地和社区内的公共场所。
二级避灾据点:是灾害发生后避难、救援和恢复建设的基地。
避灾通道:
救灾通道:
7 生物(重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总体现状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含生态系统、物种、基因、景观多样性规划)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珍稀濒危植物与古树名木保护与;。
8 树种规划
(1)要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区自然规律,即本地区森林植物
植被地理区所展示的自然规律;
(2)以乡土树种为主;
(3)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4)树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5)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
树种规划方法
(1)调查研究
(2)确定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
(3)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乔木与灌木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并进行生态安全性分析)、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比例,确定绿化植物名录(科、属、种及种以下单位);
(4)市花、市树的选择与建议。
9 分期建设规划
:
①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确定合理的规划实施期限;
②确定各个阶段的具体建设目标,具有合理性,符合居民游憩生活的需要;
③确定近期绿地建设项目;
④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近、中、远期相结合;
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
分期建设规划时序
①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的项目先上;
②防止城市发展区内的生态绿地空间不被侵蚀;
③优先发展与城市居民生活、城市景观风貌关系密切的项目;
④先易后难,为后期奠定基础;
⑤选择对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绿地率影响大的项目。
二、规划工作阶段
1 现场调查
2 规划方案或纲要
3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4 规划评审和成果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文件编制
1 基础资料收集和汇编
2 规划说明书
3 规划文本
4 规划图则
一、基础资料收集和汇编
1、 城市概况: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经济及社会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目标、人口状况、各类用地状况;
环境保护资料:城市主要污染源、重污染分布区、污染治理情况与其他环保资料;
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料。
2、城市绿化现状
(1)绿地及相关用地资料:
现有各类绿地的位置、面积及其景观结构;
各类人文景观的位置、面积及可利用程度;
主要水系的位置、面积、流量、深度、水质及利用程度。
(2)技术经济指标:
绿化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公园绿地、风景林地的日常和节假日的客流量;
生产绿地的面积、苗木总量、种类、规格、苗木自给率;
古树名木的数量、位置、名称、树龄、生长情况等。
(3)园林植物、动物资料:
现有园林植物名录、动物名录;
主要植物常见病虫害情况 。
3、 管理资料
(1)管理机构
机构名称、性质、归口;
编制设置;
违章制度建设 。
(2)人员状况
职工总人数(万人职工比);
专业人员配备、工人技术等级情况。
(3)园林科研
(4)资金与设备
(5)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情况
四、规划图则
城市区位关系图
现状图——包括城市综合现状图、建成区现状图和各类绿地现状图以及古树名木和文物古迹分布图等
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图
规划总图
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
绿地分类规划图——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图等
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注:图纸比例与城市总体规划图基本一致,一般采用1∶5000~1∶25000;城市区位关系图宜缩小(1∶10000~1∶50000);绿地分类规划图可放大(1∶2000~1∶10000);并标明风玫瑰 绿地分类现状和规划图如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等可适当合并表达。
基础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