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台背回填试验段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台背填土试验段施工方案
我项目部台背填土试验段填筑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具备了路基试验段的填筑条件,且已报批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拟2010年10月31日开始试验段的填筑试验工作,施工工期为6天,总结时间安排1天。试验段施工时,提前通知郑民分公司、总监办,只有征得郑民分公司、总监办同意后,方可开始试验段的施工。
台背回填填筑前应先做一段试验路段,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以指导全线施工。
二、施工准备(一)、施工进度安排
马家沟支渠中桥台背填土试验段计划2010年10月31日正式开始施工,2010年11月07日完工。
(二)、人员及机械设备
台背填土计划投入三个台背作业队,投入的具体人员数量如下表:
管理人员及检测人员
台背填土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作业人员
测量仪器数量表
试验仪器数量表
台背填土施工技术方案
机械设备数量表
三、施工方案
1、整理现场
结构物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清除回填范围内的杂物、垃圾,清表压实至设计标高。
2、测量放样
根据桥头台背回填设计图纸,结合每座桥桥台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
3、回填范围
台背填土施工技术方案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台背回填范围为:
(1)、桥头台背回填范围为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
+6m(H为桥台高);底部为距基础内缘不小于6m。从填
方基底至路床顶面,路堤填筑时按1:。
(2)、涵洞、通道台背回填范围为顺路线方向长度:
明涵(通道):+2m+L(H为基础
顶至路床顶高度;L为台帽內缘距基础內缘长度);底部为距基础内缘
不小于2m。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路堤填筑时按1:
台背回填部分。
暗涵(通道):+2m+L(H为基础
顶至台帽顶高度;L为台帽內缘距基础內缘长度);底部为距基础内缘
不小于2m。从填方基底至台帽顶面,路堤填筑时按1:
台背回填部分。
4、台阶开挖
台背回填前对已完成的路堤结合部位必须挖台阶,台阶尺寸为: 桥头回填:,,且应形成3%的内倾斜度; 涵洞、通道回填:,高度1m,且应形成3%的内倾斜度。
为避免机械开挖不彻底,所有台阶均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使其满
足设计要求。
开挖完成后将开挖的土方及时清理出台背回填范围外,然后对台
阶进行压实度检测,对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采用小型冲击夯进行夯实
至满足要求为止。
5、下承层准备
原地面处理是解决台背回填下沉的关建,开工前首先对台背回填
区天然地基的下承层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处理,下承层压实度为93%。
6、回填材料要求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台背填料采用6%水泥土,压实度不低于96%。
台背填土施工技术方案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7、回填前对结构物的要求
台背回填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盖板通道(涵)应在盖板浇筑完成后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才能两侧对称回填,防止单侧施压损坏墙身;柱式或肋板式桥台台背回填土,应在柱侧对称、平衡地进行,在盖梁、台帽浇筑之前回填至盖梁、台帽底面。
考虑到台背回填的重要性,施工前先做试验段,试验段进行前,向监理工程师上报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试验段主要总结以下数据:
1)、填料的松铺系数,压实厚度;
2)、所填材料的最佳含水量范围;
3)、人员、机械配置;
4)、碾压和夯实遍数;
5)、碾压速度。
试验段成功后,总结试验段成果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正式进行台背回填工作。
9、施工方法
桥涵台背填土采用全路幅填土的方法,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台背回填和锥坡填土同时进行,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为加快施工进度,采取备土场集中拌合的施工方法,每次拌合量根据每天施工计划,结合施工实际情况确定,控制好单次拌和量,确保在水泥初凝前施工完毕,保证台背水泥强度,避免素土夹层现象。
10、施工控制
1)、拌和材料控制要求:
a、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b、水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c、水泥和土的用量按设计要求和中心试验室审批的配比控制准台背填土施工技术方案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确。
2)、台背回填要求
台背回填前,按照分层压实厚度15cm控制,在台背左、中、右用油漆标出每层厚度及回填层数编号,由下向上编排序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