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院MDT建设方案
医院MDT建设方案本文简介:
医院多学科诊断协作组建设方案为整合医疗资源,提高
服务能效,保障患者安全,加强“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断模式,整合各学科专业技术的团队优势
录会议建议(包括:诊断决议过程以及不明确或存在分歧的问题)
;
若没有电子数据库,可用标准化的可备份文本替代。
(5)、MDT
会议期间收集的主要数据应实时记录,记录人员应保证信息实时
正确的记录,减少对MDT的影响。(6)、MDT会议可选择在会
议前提早收集临床资料以节俭时间,但
MDT会议期间需再次验
证资料的正确性。(7)、MDT会议期间手机须静音或关机;如有
必要的通话,MDT与会人员应走开会场接听。
4、MDT会议后的
工作和协调MDT会议后应做的工作包括:(1)、MDT会议后应
实时(同日或第二天)与患者和其医疗组传达和交流
MDT诊断建
议;(2)、保证患者的诉求信息获得评估和知足;(3)、保证MDT
会议商定的诊断决议能付诸临床实施;(4)、保证MDT团队能及
时认识临床实践中MDT诊断建议的贯彻情况;(5)、鉴于MDT
团队共鸣的转诊制度,管理MDT团队之间的病例转诊工作;(6)、
追踪随访患者治疗情况,保证检查和治疗能实时落实;(7)、MDT
会议结束后需达成数据库的全部录入工作(若未在会议期间完
成)。三、MDT应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临床决议
1、议论对象建立
相应的MDT议论的归入标准,进而明确何时应提交病例进行MDT议论,比方需明确以下问题:(1)、哪些患者应进行MDT议论(以肿瘤MDT为例,原则上初次诊断的所有肿瘤病例,首次治疗后的所有回首病例,不适合进行标准化治疗流程的所有病例,
所有复发病例,疑难复杂病例等均应进行MDT议论,但针对某一次MDT会议,议论病例的数量需依据MDT会议时间而定)
2)、MDT会议需要议论哪些临床问题;(3)、MDT会议议论起码需要哪些临床信息;(4)、何时需要将病例提交至其他MDT(比如:从院内MDT到院际MDT)。(5)、拥有对于是否或何时将进展期或复发患者提交到MDT议论的体制。2、以患者为中心的诊
疗服务(1)、主管医生应在一定的时限内见告患者或家眷MDT议论目的、与会成员和议论结果。医护人员应认识患者的建议、倾向和需求,并尽量知足。(2)、MDT负责人有责任为患者或家
属安排一个主要的医务人员与其交流。MDT负责人有责任保证患者的诉求已经(或即将)获得办理。(3)、MDT会议后,患者
应当获得相应的诊断信息,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转诊至其他MDT团队的可能性。(4)、患者获得信息量要足够,以便患者或家眷在优秀的知情同意下,对自己的诊断做出决定。3、MDT临床决议的拟订(1)、MDT会议上起码需要提供本团队公认的必不可少的临床数据,以便拟订诊断决议。比如:至
少应包括诊断信息(病理和影像等)、临床信息(包括归并症、心理状态和需要的姑息治疗等)、患者既往史和患者或家眷对诊断的观点等。(2)、MDT拟订决议时应考虑所有合适的治疗方案,即便医院无法提供。(3)、MDT成员应了解标准化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