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红色寻访.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色寻访.doc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8/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色寻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暑期“科普惠三老”红色寻访社会实践
——我们在行动
经过数天的尽心准备,我们终于在7月8日这样明朗的一天拉开了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序幕。
终于经过12个小时的火车与等待于清晨3点到达了革命老
2011暑期“科普惠三老”红色寻访社会实践
——我们在行动
经过数天的尽心准备,我们终于在7月8日这样明朗的一天拉开了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序幕。
终于经过12个小时的火车与等待于清晨3点到达了革命老区大同市灵丘县。一路上我们谈天说笑,一路上我们充满憧憬,一路上我们计划安排作为一名山西农业大学的志愿者我们倍感骄傲,也深深领会到这次三下乡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责任与经历,更是一种历练与学习。
经过3个小时的短暂歇息,我们便早早开始分组驱车到各个乡镇乡村慰问三老人员。我们组一行6人,四男两女,要奔位于赴灵丘县最东部的柳科乡。地方比较偏远,整整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上全是蜿蜒的山路,司机的驾车水平很棒,迅速的盘旋,下山,爬坡。崎岖的山路上有着,或高耸磅礴的青山,或深陷地下的沟壑,或赶着驴车的老人,或齐整的田地,或明亮到心坎儿的蓝天白云看惯了城市里数不清的钢筋水泥、汽车、行人,面对这样的一派天地此时现在的我忽然非常感人。内心里尽是激动是汹涌的热情,已经全然忘掉了旅途的奔波与疲累。
紧接着便开始寻访三老——老红军,老八路,老党员。
这里的一切让我们发现乡村与城市的差距是那么遥远——我们从未想到乡村里有这样被风蚀到残败的土培房还要有人居住;村里1000多口的人中有百分之八十都在外打工,空剩下如此多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我们从未想过已过六
1
七十的老夫妇要种五十多亩地,春耕,夏锄,秋收,冬天又要清点一年的收成,但是这五十多亩的贫乏山地里也结不出多少粮食;有些村里吃水需要有水车进山里来才能勉强打上两桶;由于村里条件限制,我们还感觉了这样朴素的伙食与住宿。
但是,或许关于我们这些娇惯的学生而言说来这样的生活艰辛,但面对老人们朴素的笑容和热情的话语,相信在他们的心中,相较城市,乡村的生活朴素轻松没有烦忧且更有人情味吧,他们是快乐的。
“三老”们多半已经八九十岁的高龄,因年迈身体欠佳,耳朵都有些背,视力也不大好,但仍跟我们很和蔼的聊天。我们问候了老人的家庭情况,有些子女还在身边或许不那么孤独,可绝大部分都是孤寡老人,独守着自己的一处院子,老人们生活朴素,有些院墙和房屋都是土砖垒砌,长久风吹日晒下已显破败。他们总说新中国生活很美好,希望我们年青一代能再接再厉报效祖国,这充分体现了老党员老红军老八路对党对生活的热爱与忠诚,同时乐观积极的态度也让我们也受到了很大的激励与激励。三老们也按捺不住地开始给我们叙述他们的英雄事迹。有位健谈的老英雄老革命骄傲的和我们表达起了他们军——他曾是位军部骑兵通讯员,跟从军长马龙,抗日战争时期他们与日军在大清河打交锋仗拼刺刀全歼日本,每一场战斗中将士们都视死如归,斗志昂扬,在暖川,九十人的一个连却只回来三十多人。解放战争时期他们与公民党大战十六天十六夜,催毁三辆坦克和数架飞机,解放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