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温庭筠诗集》简介
【作者简介】温庭筠(812 — 870年),又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 祁县)人,晚唐诗
人、花间派词人,与李商隐
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屡试不第,曾任隋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助 教。他不受羁束,喜欢讽刺权《温庭筠诗集》简介
【作者简介】温庭筠(812 — 870年),又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 祁县)人,晚唐诗
人、花间派词人,与李商隐
齐名,时称“温李”。温庭筠屡试不第,曾任隋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助 教。他不受羁束,喜欢讽刺权贵,因放浪而受时俗轻视。温庭筠一生坎坷,潦倒 而终。他精通音律,善琴笛,好艳词。他才思敏捷,据说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 吟成诗,人称“温八叉”。
【书籍简介】温庭筠的诗,现存三百十余首。其古体诗多为乐府,取法李贺, 辞藻瑰丽。吊古兴亡之慨的,如《春江花月夜词》、《吴苑行》;同情征夫戍妇 的,如《塞寒行》、《边笳曲》;表现田家劳苦生活的,如《罩鱼歌》、《会昌 丙寅丰岁歌》等,都富有现实意义。
温庭筠近体诗的取材,更加广泛,朋友赠答、抒写身世、咏古赋物、羁旅行 役等,都在其列。其中贯穿着怀才不遇的主线,并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中下层士人 的思想情绪。《过陈琳墓》、《苏武庙》借古咏怀,在“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 无主始怜君”、“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的慨叹中,反映了思想与 现实的矛盾。《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利州南渡》等,流露出浓重的羁旅 行役、去国离乡之感。至于《题柳》、《长安春晚》这样的咏物诗,则常有情感 上的寄托,以“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不知”、“九重细雨惹春色,轻染 龙池杨柳烟”的杨柳,寓咫尺荣枯的感叹,和依恋唐王朝的心情。
温庭筠的五七言律诗,多华艳、清新流利,与乐府诗的绮丽有所不同。“波 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利州南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 霜”(《商山早行》)等名言俊语,历来为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