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docx

上传人:niupai21 2022/8/2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一、引 言
中国凭借低廉的要素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中的加工组装环节,发展成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同时也造成 了核心环节缺失和产业升级受阻。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改 变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东部的资源优势已经 证明了在此产业升级过程中遭到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跨国公司 的压制和阻断,从而出现产业升级困境,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空 间。因此,依赖于国外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下的被动升 级路径难以为继,中国加工制造业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基于国内市 场和本土企业的产业升级的可行路径。
(二)国内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动力机制 随着东部沿海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嵌入全球价值链低 端的代工企业会重新调整其在价值链中的位置,以佛山市为例, 佛山市政府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佛山市产业转移,加快 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可见,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升级困境,这迫使企业在经历了快速成 长之后,必须进行价值链升级,而以产业转移为载体的产业升级 是一条可行途径。我们认为可以利用我国不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 将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转移模式运用到我国国内东中西部地区 间的产业转移中,从而构建国内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具体来说, 基于国内价值链分工的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的动力主要通过 三个层面来实现:第一是本地市场效应;第二是资本溢出效应;
Krugman (1980) [10]最早提出了本地市场效应,指出了本
地市场规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波特在“钻石”理论中也阐述 了市场需求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扩大内需条件下, 我们认为本国市场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国市场巨大的需 求规模为本土企业获取市场和终端销售能力提供了可能,多样化 的需求层次为企业提高产品差异化创新和研发设计能力提供了 需求支撑(见图 1)。
Murphy 等( 1989)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市场需 求规模对发展中国家跳出“贫困陷阱”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国 际市场而言,本土市场是当地企业现有管理者所熟悉的市场,并 且可能受到保护,沟通与运输成本也较低(瞿苑文, 2007) [11]。 本国市场会影响企业认知和诠释客户需求的能力,文化地缘的一 致性与双方的互动使得当地企业可以较早地发现本国市场中的 客户需求,并产生需求引致的创新,这是国外竞争对手所不能及 之处,产业或产业环节的竞争优势就可以从此产生( Porter, 2002)。在扩大内需背景下,消费能力和收入结构会发生变化, 进而带动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企业一方面可以积极开拓国内市 场,增加地区间贸易往来,建立国内销售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可 以在满足国内消费者特殊要求的同时创新出本土市场所需要的 产品,塑造国内自主品牌,进而进入全球市场。可见,本地市场 效应有助于增加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大规模更新改造生产设
备,进行产业创新,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资本溢出效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本集聚效应, 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后会通过追加 投资,更新设备等方式对当地产业进行投资,流入的资本直接形 成地区生产能力。这不仅弥补了落后地区在出口导向战略下经济 不均衡发展中的资金缺口,而且可以有效利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 比较优势,帮助其尽快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二是产业关联效 应。产业关联效应是指产业转移通过产业前后向联动性投资对承 接地区产生投资乘数效应。企业在中西部地区的落户,必然会在 当地进行原材料和服务采购,此时通过购买当地生产者的商品和 劳务,与上游企业建立起前向产业关联,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 展;当企业为了开拓本地市场,建立国内营销网络时又会将其产 品在当地销售,此时又会与下游企业建立起后向产业关联。当承 接地不能提供符合标准的服务时就会带来联动性投资。在此过程 中,中西部地区还可以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资源的利用 效率和企业生产率。此外,随着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投资的增加, 当地的市场竞争也会相应加剧,这会迫使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技术 升级,从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企业技术能 力是动态的,知识的获得更新即学习过程是企业技术积累和发展
的内在本质(张国胜,2011)[12]。产业转移过程中动态学习效 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东部企业在向中西部迁移过程 会将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学习到的知识技术运用到中西部地区,从 而提高了当地企业的生产效率;二是会将总部的工程师派往中西 部的生产企业,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从而为欠发达地区带 来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产业转移为东部沿海地区 腾出更多的空间和机会来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发展高级生产性 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