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肺癌术后的护理查房.ppt

格式:ppt   大小:1,130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肺癌术后的护理查房.ppt

上传人:fanluqian 2022/8/22 文件大小:1.1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肺癌术后的护理查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肺癌术后的护理查房
丁雯霞
概述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男女比例为4:1,在外科治疗中,手术是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患者的基本情况
姓名:朱妹妹
性别:女
住院号: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区。 10-14区:肺门、肺叶及其主要分支淋巴结,属于N1淋巴结。 10区:肺门淋巴结,包括临近主支气管与肺门血管淋巴结。在右侧自奇静脉下缘至叶间区域,左侧自肺动脉上缘至叶间区域。
PET显示第八区淋巴结FDG摄取,对应的CT图像淋巴结未见增大(蓝箭),由于PET对非增大淋巴结转移的摄取特异性高于增大淋巴结。
,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下肺静脉后壁及下方淋巴结。肺韧带是纵隔胸膜在肺门部反折向下延伸所致。
临床淋巴结分区
,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巴结及纵隔胸膜反折,在右侧临近中间段支气管。10-14区淋巴结不位于纵隔内,因此均为N1期淋巴结。
在肺癌中,如10-14区有淋巴结转移属N1,如1-9区淋巴结有转移属N2,当有对侧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为N3淋巴结。
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及特点,为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
文献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韩立波 李进东 胡永校等报道
3689组淋巴结N1转移率23.4%,N2转移率16.5%。Tis期肺癌无淋巴结转移;T1期以后各期肺癌N1、N2均可见转移;除T1期鳞癌不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亦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外,其余类型肺癌均应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
结论:淋巴结转移腺癌比鳞癌活跃,小细胞肺癌最活跃,且随着T分期增加而增加;肺癌可跨区域纵隔转移;
T1期、T2期鳞癌和腺癌N2转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淋巴结转移频度与T分期直线相关。肺下叶癌较肺上叶癌更容易转移至纵隔。肺上叶癌较肺下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式纵隔转移。
跳跃式纵隔转移。
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转移,称为跳跃组;伴有肺门淋巴结转移,称为非跳跃组。
文献报道王思愚 吴一龙 等 将纵隔淋巴结分为3个区域,分析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范围及其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在跳跃组中,有49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局限于1个区域(L1),而在非跳跃组中有4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扩至2或3个区域L2或L3),%,高于非跳跃组(%,P=),且在同一L1上,跳跃组5年生存率(%)亦高于非跳跃组(%,P=)。结论 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病变中独特的一个亚群。
其中上叶肺癌仅出现上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下叶肺癌及右中叶肺癌则可出现上、下纵隔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结果:①肺癌 N_2转移极为活跃,可呈现单组、多组多发、甚至跳跃式转移,%, %%。②N_2转移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各型或各叶肺癌 N_2分布最密集的部位是第7组淋巴结,%,其次是第4、3、5组淋巴结,%,%%。③N_2转移分布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就鳞癌与腺癌而言,肿瘤长径在1cm 以内者均无 N_2转移,长径>1cm 者,N_2转移串随长径增加而增加,尤以腺癌为突出;而且低分化腺癌 N_2转移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④鳞癌、 与。⑤转移淋巴结对主支气管壁的侵袭是 N_2转移的又一特点。结论:对肺癌淋巴结的清除,切勿仅凭手触摸或靠肉眼观察淋巴结大小盲目估计其是否转移。除 T1、肿瘤长径<1mm 者外,淋巴结系统清除的范围原则上必须包括同侧胸腔的肺门及上、下纵隔各组淋巴结,尤其要重视转移分布较密集区域的淋巴结,即右侧的# 2、# 3、#4、#7与左侧的#4、#5、#6、#7。还应重视转移淋巴结对主支气管璧的侵袭性。
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
王长利 尤健 孙承军报道:
术前胸部CT扫描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中,术后病理报告阳性者占48.2%;CT扫描淋巴结阴性者中,术后病理报告阳性者占22.1%。术前胸部CT的结果不能作为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结论上叶肺癌应常规清扫肺门、隆凸下及上纵隔淋巴结,如果无隆凸下淋巴结转移可不清扫8、9区;
下叶及右中叶肺癌,无论有无肺门或隆凸下淋巴结转移,均应广泛清扫上、下纵隔淋巴结。
右上肺癌,未见7组及对侧肺门淋巴结转移
左下肺癌,左锁骨上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左上肺癌,对侧淋巴结转移不可靠
总结
1、淋巴结转移腺癌比鳞癌活跃,小细胞肺癌最活跃,且随着T分期增加而增加;肺癌可跨区域纵隔转